1938年,《保卫大武汉》唱响大江南北
2020-05-23郑学富
文>>>郑学富
《新华日报》首提“保卫大武汉”口号
1937年12月13 日,南京失陷之后,尽管重庆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陪都,但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等正面战场最高决策指挥机构、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各国驻华使节都直接迁往武汉,中共中央也在武汉设立了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代表团)和八路军办事处。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日军占领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攻占武汉的作战方案,企图迅速灭亡中国。为了抵御民族大敌,国共两党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徐州会战前,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了保卫武汉的任务,并派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一批领导干部到武汉工作,以加强统一战线,动员和组织各界民众配合军队保卫武汉作战。
1938年1月11 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正式出版发行,13 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社论《怎样保卫大武汉》,第一次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社论指出“必须迅速地进行直接保卫大武汉的工作”,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于保卫大武汉的抗敌军事主张和动员全民抗战的思想,提出“欲保卫武汉必须先从远后方去牵制和打击敌人,从野战中去消灭敌人,这才能争取时间,加强起大武汉的保卫力量,建立起新的军备,以准备决定胜负的战斗”。
1938年5月19 日,日军攻陷徐州后,大量向华中增兵,主力沿长江及南北两岸进攻,另一部沿大别山北麓西进。6月11 日夜,日军趁大雨突袭安庆,武汉会战正式打响。12 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保卫大武汉》。社论在分析抗战的总体形势之后指出:“提出并强调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在目前紧急的时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过所谓保卫大武汉,不是把武汉当作一个孤城来死守,武汉的存亡是决定于前面野战军的胜败,只有争取第三期抗战的胜利,而武汉才能保持。”并对保卫大武汉提出六项意见。6月27 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发表《抗战一周年纪念宣传大纲》,正式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从此,“保卫大武汉”的吼声叫响抗日前线,响彻大江南北。
《保卫大武汉》首先在延安唱起
“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歌曲《保卫大武汉》首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唱起。这首歌是由延安的三位青年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词沙旅、尔东,谱曲郑律成,三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抗大歌咏队在练歌
武汉保卫战打响后,远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关注着战役的进程。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机关报《新中华报》和机关刊物《解放》等报刊及时报道武汉保卫战的消息,宣传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刊登一些时评和文艺作品。当时同在抗大工作学习的沙旅、尔东和郑律成经常在一起讨论武汉保卫战的战况,深深地被前线将士奋勇杀敌的事迹所感动,想为抗日勇士鼓与呼,激励全国人民投入到保卫大武汉中去,于是联合创作了歌曲《保卫大武汉》。此歌一问世,便唱响在延安城的大街小巷,在整个陕甘宁边区流行起来,并传到了激战中的武汉。
《保卫大武汉》唱响武汉三镇
武汉保卫战牵动着各党派、各阶层和全国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对武汉保卫战给予多方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团通过《新华日报》,于1938年6月15 日公开发表了《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的意见》,具体地阐述了保卫武汉和有效地开展第三期抗战工作在军事战略、政治、经济和文化工作的保障等,提出了详尽、具体的方案。10月7 日至9 日,《新华日报》以社论形式连续发表周恩来撰写的《论目前抗战形势》。文章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观点和本年7月6 日中共中央关于武汉问题的指示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保卫武汉的主张,指出:“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文章强调发展敌后广大的游击战争和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坚持长期抗战,加强国内团结,才能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地转入战略相持局面,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实际由周恩来领导、郭沫若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团结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聚集了一大批文化精英,被社会上戏称为“名流内阁”。这些文化人大多思想进步,坚持抗日,通过歌咏、演讲、戏剧、漫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先后组织了武汉青年救国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等数十个抗日救亡团体。
1938年7月上旬,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周恩来和郭沫若等商定,由第三厅发起献金运动,以激发群众的爱国热忱和抗战决心。
为给献金活动助力,田汉和冼星海组织海星歌咏队、三八女子歌咏队、武昌工人歌咏队、青救歌咏队、孩子剧团歌咏队等20 多个歌咏团举行“保卫大武汉宣传周”活动,深入到武汉各工厂、伤兵医院、难民收容所以及近郊农村开展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演街头剧、歌咏、宣讲、洗衣、缝补、写书信、送慰劳品等。《保卫大武汉》被广为传唱,日夜响彻在武汉三镇的上空。
1938年8月9 日下午5 时,武汉三镇各界民众在武汉公共体育场大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歌咏大游行。歌咏表演有5000 多人参加,由冼星海指挥,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保卫大武汉》《中华民族不会亡》等歌曲。浩浩荡荡的队伍每到一处,这条街道顿时活跃起来,围观的群众也纷纷加入到游行队伍中来。他们坐船渡江,到达汉口与聚集在三民路孙中山铜像前的汉口歌咏游行队伍会合,达10 万之众,如同一条长长的巨龙。“保卫大武汉要到军队里去!”“保卫大武汉要到游击队里去!”“反对一切悲观、失败逃亡主义!”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在武汉外围争夺最激烈的时刻,武汉各界慰劳前线抗敌将士委员会向民众征集慰问信30 万封,以表达后方同胞对奋战在前线将士的关心和鼓舞。9月16 日,郭沫若带领30 多人组成的代表团,携带大批慰问品赴前线慰问苦战中的将士们。
在“保卫大武汉”口号的感召下,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敌;政府、民间、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前方、后方密切配合,相互鼓励,形成了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强大合力。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与敌人血战4 个半月,毙、伤日军近4 万人,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但是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