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A卷中考作文选评
2020-05-22王丽华
王丽华
【作文题目】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____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019年重庆市A卷中考作文题之一)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补题。比如曾遭遇失败,但勇敢面对,最后获得成功,可把题目补为“多一点勇敢”;发现有些同学缺少忍让品质,常为一些小事闹矛盾,想呼吁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把题目补为“多一点忍让”。
【佳作展示】
多一点善意
■重庆市考生
天热得发狂,街口的绿灯亮了,一大群人匆匆走过马路,有的人撑着伞,有的人戴着帽,有的人把包或文件夹举在头顶……无论男女,无论哪种情形,他们都汗流浃背。
老武打着赤膊,头上戴一顶草帽,肩上搭一条湿毛巾,正卖力地吆喝着:“西瓜!西瓜!又大又甜的西瓜!”他的妻子坐在拖拉机旁边的阴凉地儿,头上顶着毛巾,也帮忙招呼。无奈天太热,谁也不愿停下匆匆的脚步,都想赶快回家,一头扎进凉快的空调屋。
可老武不敢回家,他一大早开了几个小时的拖拉机赶到县城,到现在一个西瓜也没卖出去。又热又累,又饿又急,老武感觉自己快要被太阳晒化了。他多么渴望这大街上的人能停下来问一
一个“狂”字,突出了天热的程度。环境渲染,为后文写老武的善意做铺垫。
简短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暗示老武夫妇生活的不易。
四個“又”与“一
问他的西瓜,哪怕不买,也比看都不看一眼要好。
终于,有个人慢慢地向老武的瓜车移动脚步。这个人满眼惊恐,身上罩着破烂衣衫,一看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混搭”。他动作迟缓,一步一停,犹犹豫豫地走过来。
一股浓浓的怪味儿飘进老武的鼻孔,老武注意到了走过来的流浪者。他毫不犹豫地抓起西瓜刀,弯腰捞一个西瓜,托在左手中,咔嚓一刀,一分两半。
他端着手里的半个西瓜走向流浪者,双手捧着递过去。流浪者露出惊讶的表情,但还是一把抢过西瓜,很快消失在了街角。老武无意中瞥见,马路对面有位中年男子正朝这边看着。
老武回到车边,扯下肩头的毛巾擦汗。
“师傅,西瓜咋卖?”不知何时,刚才那位中年男子走到了西瓜摊儿前。
“一块五一斤。”
“好,我全买了。”男人掏出一张纸片,递给老武,说,“我在前面骑车,你能跟着我把西瓜送来吗?”
老武愣了一下,接过纸片一看,上面写的是××福利院。他赶紧说:“好的,没问题。”接着匆匆忙忙地收起摊子,开着拖拉机,跟着中年男子去送西瓜。
老武把拖拉机开进了福利院,和妻子忙着卸瓜、称瓜,然后再往厨房里运瓜。忙完了,那位中年男子还给老武夫妇送来了两份午饭。老武接过饭,对中年男子连连感谢。
回去的路上,老武自言自语:“今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
“也许是因为你给流浪者西瓜的善意换来的吧,多一点善意,往往能多一份幸运。”妻子说。
是啊,多一点善意,生活就多一份美好,人间就多一份爱,我们也会多一份幸运。个西瓜也没卖出去”形成强烈对比,将老武的焦急表现了出来。
写老武给流浪者西瓜。“抓起”“捞”“托”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将老武的善意表现了出来。“捧”这个动作突出表现了老武的善良和对流浪者的尊重。
老武无意中的一瞥,引出中年男子,文章转入新的情节。
中年男子买了所有西瓜,帮助了老武。
两份午饭再次体现中年男子对老武夫妇的善意。
作者借老武妻子之口,点明主题。
作者有感而发,升华了主旨。
【简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卖西瓜为线索,巧妙展开情节:先写老武一个西瓜也没卖掉,令读者心生同情:接着写老武送西瓜给流浪者,陌生的中年男子看到了这一切,为下文埋下伏笔:随后写中年男子买走老武的所有西瓜,使人心生疑问:最后写老武送完西瓜结账回家,妻子琢磨出“多一点善意,往往能多一份幸运”的道理。全文悬念不断,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