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开采可行性研究

2020-05-22徐诚军熊辉荣杨建平

江西煤炭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煤柱阻力巷道

徐诚军,熊辉荣,杨建平

(1.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330002;2.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尚庄煤矿,江西 丰城 331100)

在采区内形成至少一个沿工作面走向方向两侧均为采空区的工作面,或工作面三边、四周均为采空区的工作面,这样的工作面称为孤岛工作面。受断层、开采遗留问题、煤层走向方位调整等因素制约,会造成工作面沿走向形状不规则。常见不规则工作面(也称工作面面长不等长工作面)有楔形、梯形、三角形、扇形、刀把等形状[1]。对于孤岛工作面来说,工作面煤体内的应力叠加、峰值变大、应力增高区扩展,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顶板来压强度大。随着开采推进,工作面前方的煤柱尺寸逐步减小(或加长),煤柱应力增大。尚庄煤矿706煤柱工作面属于三角形孤岛工作面,合理判定尚庄煤矿706煤柱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工作面概况

尚庄煤矿706煤柱工作面位于尚庄井田东翼,为矿井接续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440~-470 m,工作面平均埋深约490 m,走向长度175 m,倾向长度63~178 m,平均120 m,煤层厚度1.2~3.1 m,平均2.2 m,煤层倾角10°~13°,可采储量约0.065 Mt。706煤柱工作面北部为702工作面;南部为706工作面;西部为风井保护煤柱,东部为东III采区上山保护煤柱。706煤柱工作面处于702工作面和706工作面采空区之间,且工作面为三角形,面长沿走向为非规则形状,工作面前方的煤柱尺寸不断减小,706煤柱工作面所处的应力环境越来越复杂。706煤柱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见图1。

图1 706煤柱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

2 工作面开采应力计算

2.1 706煤柱工作面开采过程数值模拟

本次数值模拟采用Rhino建模、分组、划分网格,然后利用Rhino 与FLAC3D接口插件Griddle 导入FLAC3D进行赋值,运算。

考虑到三角煤柱建模的复杂性及模型运行速度,本次将三角煤柱简化为长方体煤柱,数值模型参照尚庄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下现状而建,上覆岩层及其岩性根据尚庄煤矿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进行选择。数值模型大小为690 m×950 m×267.8 m,模型顶部剩余249 m岩层通过施加垂直应力代替,施加垂直应力大小为6.23 MPa,上覆岩层及其岩性参数见表1。按最大采高2.8 m模拟煤柱稳定性。

表1 岩层参数取值

2.2 数值模拟结果

(1)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柱塑性区分布

随着工作面推进,煤柱塑性区逐渐增大,当工作面推进210 m,距停采线10 m时,煤柱内部仅剩10 m左右的弹性核区,当工作面推进220 m,到达原设计停采线时,煤柱完全破坏,失去承载能力;由于702、706工作面已全部采完,工作面与老采空区之间留设煤柱两侧处于临空状态,随着工作面推进,塑性区发育,亦逐渐失去承载能力,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需加强对工作面顺槽护巷煤柱的支护。

(2)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柱垂直应力云图

由图2可知,随着工作面推进,工作面前方煤柱内最大垂直应力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在工作面推进后期,垂直应力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工作面推进,煤柱尺寸减小,应力集中增大,煤柱塑性区发育,支撑能力逐渐减小。特别是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达到190 m时,煤柱内垂直应力达到最大极限,随后煤柱发生整体破坏,逐步失去承载能力。

图2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柱最大垂直应力变化规律

3 巷道布置

从开采实践看,将回采巷道布置在塑性区,并使护巷煤柱宽度与巷道宽度之和小于极限平衡区宽度,使巷道围岩处于卸压区内,能保证巷道的稳定和安全。根据极限平衡区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为[2]:

式中:M为工作面采高,m;A为侧压系数,A=μ/(1-μ),μ为泊松比;φ为煤的内摩擦角°;C为煤体黏聚力,MPa;K为应力集中系数;γ为上覆岩层平均容重,kN/m3;H为巷道埋深,m;PA为回采巷道的支护阻力,MPa。

对于706 煤柱工作面,采高按最大采高M=2.8 m计算(采高降低时影响范围减小),μ=0.35,A=0.54,φ=18°,C=0.7 MPa,H=490 m,γ=25 kN/m3,PA=0。应力集中系数在开切眼位置K=2.64,在停采线位置为5.26,均取为平均应力系数的1.5倍。

则在开切眼位置,x0=6.54 m;在停采线位置,x0=8.10 m。

根据706煤柱工作面设计,护巷煤柱宽5.5~7.0 m,巷道宽4.2 m,护巷煤柱基本处于极限平衡区之卸压区内,巷道可能处于极限平衡区应力峰值边缘,需要对巷道加强维护,采取加强支护、临时支护、预留卸压空间等技术措施。

4 支架工作阻力校核

支架的工作阻力与支护强度和支护面积有关。支护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工作面采场矿压的大小,但由于目前对采场矿压的大小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目前主要以经验法或实测数据,来确定支护强度。

根据706煤柱工作面煤柱稳定性分析,只要保持工作面前方煤体的稳定,上覆岩层的载荷仍然主要由前方煤柱支承,工作面支护强度仍能根据矿山压力理论进行计算,只是需要在计算时选用较大的富裕系数。

4.1 支护强度计算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合理的支护强度

式中:q1为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Pa;M为平均采高,m;γ为顶板岩石平均容重,取25 kN/m3;K为工作面支架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

由式(2),计算的706煤柱工作面所需的支护强度:采高按平均采高2.2 m计算,q1=8×2.2×25=440 kPa。

(2)按现行较通用的岩石容重法公式计算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

式中:q2为支架的动载支护强度,kPa;kd为动载系数,一般取1.2~2.0(根据矿压观测情况取值);M为采厚,m;kP为上覆冒落带岩石碎胀系数,取1.25;γ为顶板岩石平均容重,25 kN/m3。

由式(3),可得根据岩石容重法计算的706煤柱工作面所需的支护强度。

4.2 支架工作阻力校核

工作阻力=支护强度×支架的支护面积。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P为支架工作阻力,kN;qmax为支架的支护强度(取q1、q2最大值),kN/m2;Lk为梁端距,m;Ld为顶梁长度,m;B为支架中心距,m。

根据设计,706煤柱工作面拟选用支架的型号为ZY3200-17/36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顶梁长度3.6 m,端面距0.3 m,支架中心距1.5 m。按平均采高2.2 m计算、支护强度为0.44 MPa时,支架应提供的工作阻力为P=0.44×5.85=2574 kN,考虑1.2倍的富裕系数,支架的工作阻力最小应为3089 kN。ZY3200-17/36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为3200 kN,按平均采高2.2 m计算,能满足工作面支护强度0.44 MPa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706煤柱工作面为非规则工作面,工作面开采宽度逐步由170 m减小为63 m,根据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工作面前方煤体内的应力集中系数和最大垂直应力在不断增大。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支架阻力的变化,出现支护异常时及时终止开采,保证生产安全。

5 结语

根据706煤柱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对706煤柱工作面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706煤柱工作面推进长度不应超过190 m,支架支护强度应不低于0.44 MPa。

2)随着工作面开采宽度的减小,应力集中越来越大,要严格按计算采高开采,选用工作阻力较大的支架,加强支架阻力变化的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停采等技术措施。

3)护巷煤柱基本处于极限平衡区卸压区内,需加强工作面顺槽和回风巷的支护,采取锚网梁加锚索、超前加强支护等综合措施,防止应力集中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煤柱阻力巷道
公路下压煤巷式似膏体充填开采暂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巷道合理留设煤柱宽度分析及支护设计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零阻力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浅谈锚网支护技术在深部返修巷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