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居之下的网上配镜

2020-05-22何方舟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零售店镜架配镜

文 何方舟

疫情之下,每个个体的种种需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说起来,作为一个不买菜、不做饭,可以几天不出门的人,笔者第一次感受到新冠肺炎对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是在今年1月下旬,无法出门购买隐形眼镜和验配新框架眼镜的时候。

笔者对眼镜有着很高的热情:在十多年的近视史中,个人累计买过超过30副眼镜,目前家中可以佩戴的眼镜,也超过10副;同时,我还偶尔佩戴月抛型隐形眼镜。朋友并不理解我对眼镜的热衷,觉得我的眼镜大多都是一个样(我偏好黑框眼镜),而我自认为对眼镜的喜爱跟他人对电子产品、书籍和服饰的喜好欲别无二致,纯粹是因为想要有更多体验。

因为进的眼镜店够多,验的光够多,自然地,对这个行当有了超过一般人的了解,对于线下验配眼镜渠道都有过一些体验。除了对镜架品牌、镜架款式的如数家珍以外,对于国内外主要的镜片品牌也有一定了解;如果赶鸭子上架,要在个人的收藏中搞一个镜片横向测评,样本数量也足够。这次疫情期间,门店无法开门营业,从一个眼镜“票友”和电商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我便开始在家中研究起了网上验配眼镜。

对于网上配镜,我一直不排斥,毕竟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就是线上营销,所以深谙商品的质量,并不一定取决于来源于线上还是线下更多看的是商家本身的属性。与实体零售相似,疫情期间,实体眼镜店的配镜需求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线上平台。对于这部分需求,之前就一直在经营的各大网上配镜平台自然吃下了多数,可还有一些零售门店不满被电商平台夺走流量,也在这不能开门营业的时节做起了“网络销售+无接触式配送”。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上配镜体验,自然要区别看待。

实体眼镜零售店“临时转型”的网上验配,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打了折扣?从二月下旬开始,朋友圈出现了不少“本店可提供无接触式验配”的信息,不仅有镜架与镜片的套餐,也有隐形眼镜、护理液等套餐。开展这类业务的多是闭门不开的眼镜零售店,这类门店此前也没有发展网上配镜业务,被迫转型显得比较仓促。我详细了解几家后发现,这种配镜还停留在朋友圈广播,客户通过社交软件接洽、交流配镜需求和价格,达成意向之后通过网上转账、同城闪送的方式进行。客户选择镜片和镜架的范围,来自零售店老板发出的款式图片和价目表,某一款型是否有货、套餐价格几何、眼镜搭配和加工中的细节,都要通过消费者与店主在微信上的私人沟通来完成,颇有一些微商的感觉。体验之后,我认为这样的验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首当其冲的是验光,据了解,现代眼镜零售店早已脱离了一张电脑机打验光单就能配镜的时代,除了极个别眼镜店,有一定资质的门店都会拒绝用不完善的客观验光单配镜。但在网上就不一样了,疫情期间,客户也很难外出进行详尽的验光,只是笼统地告知度数、瞳距,一些店主为了促成交易也就顺水推舟地给配了。更有甚者,在这家买镜片、在那家买架子,消费者和店主之间,仿佛工厂和零售店,只是完成了单纯的镜片交易,而不是卖出一副完整的眼镜,缺乏了“眼部药物”的庄重与正式。失去了程序上的正当性,这样配出的眼镜在实际使用中也更可能出现问题。那些对于个人屈光状况了解不充分,对于眼镜的各项知识掌握不深的消费者,提供给商家的信息很可能不完善、不正确。即使商家保持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询问、推荐、加工,最终配出的可能是折射率错误、光度错误、瞳距错误等不能戴的眼镜。

其次是镜架款式的选择、镜片规格的选择,缺少了在店内面对面进行的宝贵沟通,单凭店主发出的效果图,和消费者在微信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提问,很难进行充分了解。这样配出的眼镜,只能满足当前眼镜损坏、丢失场景下的应急之用,要让消费者拆开快递后拿到一副完全称心如意的眼镜,只能凭运气。

所以不建议“眼镜小白”为了图省事,进行“朋友圈配眼镜”。对于零售店店主来说,完成这样的交易,长远看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没有了店内问询环节,没有了试戴,售后难度激增,返修和投诉率也不会低。短期看来完成订单,一定程度上冲抵了门店不营业的人力、租金成本,但损失的是自家门店的声誉与客户的信任。

隐形眼镜的情况则要好一些,因为参数更加固定,使用者也更倾向于长期佩戴同一款式、光度的眼镜,在网上购镜只用提供“品牌+光度+系列”的信息,就像在淘宝上购买日用品一样简单明了。我本人也是在熟识的眼镜店店主处,通过微信的方式购得了称心如意的隐形眼镜。

总结:

朋友圈配镜的兴起,可从两方面看待。好的一面,是勤劳的眼镜人在疫情中的勇气和发现商机的能力,即使街上不再有行人、门店不再有流量,尽力发挥现有条件继续做业务,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实际上也满足了很多疫情期间难以消化的配镜刚需。而另一面,可以从老百姓更加离不开的需求——食,来看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在疫情期间,每家每户每天限制出门采购食物的人数,外卖行业更加兴盛。但在隔离期间能够做好网上下单+外卖配送业务的,多是那些平时就苦心经营外送,备有一支训练有素团队的平台。开惯了实体店,临时做外送,很难。而我国的眼镜零售店,因为人口体量带来的巨大消化能力,长久以来“躺着就能挣钱”,平时缺乏变革和危机意识,凭借老板、员工的个人能力在疫情中赶鸭子上架做电商化,就会出现上述那些不完满的配镜体验。中文对于“Crisis”的用词十分精辟:“危机”,“危险”+“机遇”,如果能通过本次疫情的黑天鹅事件,让我国的眼镜零售业痛则思变,说不定疫情尘埃落定后,零售验配的服务水平能迎来整体上升。❏

猜你喜欢

零售店镜架配镜
荷兰Ochama全渠道自提零售店
凝望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配镜后视力到0.8还是1.0合适?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
网络配镜版十万个为什么
上门配镜是个难题
Google首家零售店筹备中或将落户纽约曼哈顿
眼镜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