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赏电影】难忘的少年小英雄形象
——电影和小说《小兵张嘎》赏析
2020-05-22刘殿波
■刘殿波
夜晚的湖边,一个少年刚刚捞上来一条大鱼,正高兴得眉开眼笑间,“啪!啪!”突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紧接着,一个人纵身一跃跳入湖中,狗吠声、机枪扫射声、追兵叫喊声此起彼伏……《小兵张嘎》电影一开场,就将我们置身于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残酷的斗争环境之中,将我们的紧张情绪推向高潮。
正在钓鱼的张嘎见到被鬼子击伤后落入船中的八路军钟连长(老钟叔),赶紧趁着夜色把小船推入芦苇荡。天色逐渐亮了,嘎子摇动着船桨,划着载有钟连长的小船穿过芦苇荡中弯弯曲曲的河道。这时,湖面逐渐开阔,小船迎着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在绚烂无比的朝霞中驶向前方。电影中这段持续两分钟的画面充分表现了白洋淀旖旎的风光景色,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中国民乐,与电影开场紧张的战争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导演巧妙地运用优美的音乐和图像语言,充分展示了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大好河山,同时也用另外一种方式隐喻了抗战必将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电影作为综合性的叙事艺术,不仅仅是故事在说话,画面、音乐、人物形象等等都在说话,让影片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如真实生活一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小兵张嘎》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经典,不仅在于电影立意鲜明,成功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抗日小英雄形象,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这部电影能够充分运用上述那些生动的电影语言,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作为上世纪中叶拍摄的黑白电影,与当今早已成为主流的彩色电影不同,《小兵张嘎》拍摄手法十分注重艺术表达,少年儿童观赏这样的黑白影片一定会产生别样的审美趣味,不但不会因为年代久远产生陌生感,反而会因此对抗战那段历史感同身受。
由崔嵬、欧阳红樱导演的电影《小兵张嘎》改编自徐光耀1958 年创作的同名小说。作者徐光耀1938 年参加八路军,当时也是十三岁,与“嘎子”同庚,后来一直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年,经历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三场战争,大小战斗打过一百多次,有着亲身的战斗经历,而且在抗战时期,他亲眼见到诸如外号叫“瞪眼虎”等一批抗日小侦查员形象,所以他才能够创作出如此生动真实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徐光耀曾说:“先烈的音容风采,再联结上当世的英雄志士及亲密战友,苦斗的历史便不断在心头演映重现,逐渐凝结为具象化的人物,这就是对文字创作有巨大意义的所谓形象。”
与许多具象化的英雄人物不同,故事中的张嘎身上优点很突出,但是缺点也很多。作者尤其在他的“嘎”劲儿上进行了生动地刻画和描写。他看到奶奶给养伤的老钟叔烙的饼,伸手就想拿着吃,被奶奶打了手板;第一次见到特务打扮的八路军侦查员罗金宝,不但扎破了他的自行车轮胎,还试图用老钟叔给他做的木头手枪缴获“汉奸”的匣子枪,结果被罗金宝摔了一个大跟头;跟胖墩比赛摔跤输了第一场,非要跟人家三打两胜,结果第二场眼看又要被胖墩摔倒,张嘴使劲咬了胖墩肩膀一口,被大家批评气不过,溜达到房顶上把胖墩家的烟筒堵了,呛得胖墩父子咳嗽着跑出屋子……还有,因为在第一次战斗中他缴获的日本翻译官的手枪被支队长命令上缴了,结果在第二次战斗中他竟然把缴获来的手枪藏到了树顶老鸹窝里。大概把枪藏在老鸹窝里这样的主意也只有张嘎这样的“嘎”小子才能想得出来,所以在故事最后,当八路军进攻鬼子炮楼久攻不下之际,被鬼子抓到炮楼里的这位“嘎子”机智地从底层点燃了炮楼,让八路军成功端掉了鬼子的据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张嘎不是完美无缺的英雄,相比于《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这样高大上的少年英雄形象,更接近真实生活中的少年儿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因此成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新中国少年儿童经典形象之一。
但是,缺点满身的张嘎却在老钟叔、罗金宝、区队长这些抗日英雄的影响下,有样学样。他想像罗金宝那样用木头手枪下掉“汉奸”的枪;像区队长那样站在高处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面对鬼子汉奸殴打胖墩父子,像老钟叔那样站出来说“我是八路军”……他从嘎里嘎气的莽撞少年逐渐成长为懂得革命纪律、爱护群众的八路军小战士,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张嘎的成长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因此其形象也受到了新中国几代少年儿童的认可。
看过《小兵张嘎》电影的人不少,但是看过同名小说的可能不多。看电影有看电影的乐趣,读小说却也有读小说的趣味。作者徐光耀一开始就计划把这个故事写成电影剧本,但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就改写成了小说,然后小说出版以后他又将其改写成了电影剧本。所以我们读这部小说其实跟看电影的感觉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小说中对张嘎这个人物的心理的描写更加生动、传神,小说也给了我们更多发挥自己对故事人物想象的空间。
我非常喜欢《小兵张嘎》影片的结尾。嘎子向他的小伙伴胖墩展示着自己的手枪,然后从腰间拔出那支木头手枪送给胖墩,并鼓励胖墩也要用这家伙缴获一支真手枪后,两个小伙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时,电影用一个大写镜头表现两个小伙伴意气风发地挥舞着手枪,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英雄主义的气概。
我也很喜欢小说的结尾:
“小嘎子带着浑身热劲,跳下台来,一直跑到了玉英跟前,还未坐下,就对着她的耳朵悄悄说:
‘你给我拿拿主意——可你先别跟旁人说——我现在想参加共产党,你瞧够格吗?……’”
读名著,看电影,电影就有了别一番味道,不但为电影找到了故事的出处,电影里的人物也更鲜活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