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田块不同种植模式对滑育麦1号产量的影响

2020-05-22滑县农业农村局李春姣

河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距越冬小麦

滑县农业农村局 李春姣

2019 年6 月2 日,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滑县新区寺东村安排的小麦新品种滑育麦1 号超高产攻关田,经滑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现场测产验收,3 种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别为:15 cm×25 cm 宽窄行种植模式产量为755.7 kg/667 m2;20 cm×20 cm 等行距种植模式产量为693.5 kg/667 m2;25 cm×25 cm 等行距常规种植模式产量为620.9 kg/667 m2。

滑育麦1 号为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7 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12。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3~231.2 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弱,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株型偏紧凑,旗叶宽短,上冲,株高79.2~87.0 cm,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耐后期高温,熟相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7.1 万~44.2 万穗,穗粒数29.3~35.6 粒,千粒质量49.1~52.3 g。为了探讨该品种超高产攻关田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增产效应,特进行本试验。

一、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在滑县新区寺东村,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水平较高,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壤有机质1.84%,碱解氮78.25 mg/kg,有效磷64.0 mg/kg,速效钾109.1 mg/kg。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950.8 kg/667 m2。滑育麦1 号试验种子由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3 个处理:处理1,15 cm×25 cm 宽窄行;处理2,20 cm×20 cm 等行距;处理3,25 cm×25 cm等行距。每个小区面积667 m2,采取1 次重复,顺序排列。

二、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8 年10 月8 日播种,播种量6.5 kg/667 m2。每667 m2小麦底施优质鸡粪2 m3,含量45% 的三元素复合肥50 kg,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4 月3 日每667 m2条施尿素5 kg+含量45% 的三元素复合肥15 kg,施后浇水。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表1 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表2 不同种植模式对滑育麦1 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从表1 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模式在播种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基本苗和返青期群体基本相同,但越冬期群体却有较大的变化,最终导致亩成穗数有明显差异,以15 cm×25 cm 宽窄行越冬期群体最高,20 cm×20 cm等行距次之,25 cm×25 cm 等行距最低。15 cm×25 cm宽窄行种植模式与20 cm×20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虽然平均行距相同,但宽窄行种植冬前分蘖明显增加,同时可改善麦田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最终使有效穗数增加。25 cm×25 cm 等行距种植模式行距明显偏大,导致越冬群体偏小,最终成穗数较少。试验表明,越冬群体越大,成穗率越高,亩成穗数越多。超高产攻关田必须通过增加越冬群体来提高亩成穗数,从而实现高产。

(二)不同种植模式对滑育麦1 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表2 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小麦产量最高的是15 cm×25 cm 宽窄行,比20 cm×20 cm 等行距增长8.2%,比25 cm×25 cm 等行距增长17.8%;15 cm×25 cm 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的群体较大,虽然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稍低,但成穗率较高、群体较大,表现出最佳的产量效果。两种等行距种植模式虽然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成穗率较低,亩成穗数偏少,最终表现出较差的产量效果。

四、结论

超高产攻关田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滑育麦1 号群体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中以15 cm×25 cm 宽窄行产量最高,20 cm×20 cm等行距次之,25 cm×25 cm 等行距因其行距偏大而产量最低。因此,土壤肥力较高的超高产攻关田,在保证穗粒数、千粒质量不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提高亩有效穗数来实现小麦产量的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行距越冬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