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镜――大国公路运输通关“最后一棒”

2020-05-22张钰书

人民交通 2020年8期
关键词:姥姥运输

张钰书 本刊主编

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万物即将进入迅猛生长期。而这,似乎也意味着跨过特殊的春节、越过匆忙的春分后,胜利即将破土,冲向黎明。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三个月后的今天,各行各业花式自救、帮扶,“临床”效果明显;暂时沉睡的城市复苏、回暖。一次举国之力的抗疫,一场全国上下的大考,一局万千种关系的洗牌,也是疫“镜”中各方表现的开赛。

胜利,向来非独立而功于团结。战“疫”主力军之一的交通运输救助网携手医护托举生命,与死神抢跑。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乃至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公路运输作为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车站、港口、机场人流及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也是种独立的运输体系。它随汽车之生而生,二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甚至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

公路运输在今日之中国,俨然承担了全社会超过1/3的客运量及1/4的货运量,尤其中短途运输中灵活快速和强适应性的作用状态表现实为优秀。

驰援湖北,公路上车轮滚滚,通过“门对门”直达运送的显著特性接稳了一线救援的最后一棒,所至之处皆是“门口”。从2月11日到21日,9条主要公路运输通道每天平均运输大米285吨,累计运输3000多吨,为疫情期间确保“菜篮子”产品出得了村、进得了城、上得了桌;3月23日,公路运输车辆累计向湖北运送医疗酒精、消毒液、医疗器械、口罩、测温仪、应急帐篷、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及相关生活物资40.32万吨……

儿时,常常天未亮便看着姥姥挑着扁担走在泥石板路去城里卖鸡蛋和手工编织的竹艺品,偶尔我会在姥姥身后抬起稚嫩的小手跟上去,想被姥姥牵着走,但她却腾不出手。灰蒙蒙的天色里,路太长,道幽远,看不到尽头。看着前面微微佝偻的背影,歪着脑袋:对那时从电视机里看到的宽宽长长、平平整整的柏油马路有着无限憧憬;对高大的、能装满人、热热闹闹,最重要是可以让姥姥腾出手抱着我的大车子有着无限向往;对广播里听到的车等在家门口,再把人们直接送到目的地充满了无限遐想。今天的村村通、县县通,村里的鸭梨苹果可以全部运出去卖都是那时的渴望。

商时,靠的是驿道传送;秦时,修驰道、直道;西汉,听见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唐代,从贞观盛世到开元盛世众多道路类型多样……

然华章日新,今天的公路运输网要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还要大上十几倍。随着公路和汽车时代车辆条件的改善,交通盛世背景下的公路运输合理运距递进延长。其内在优势一直呈现不停扩大姿态,在综合运输中所承担份额与日俱增,在交通运输业于国民经济基础命脉的组成中业峻鸿绩。

为其见证,何其幸哉!青藏高原、沙漠戈壁、南国海滨、巴山蜀水无不到达,今天的公路运输象征着大时代之变。走得是八纵八横和通衢大道,紧握着是我国前进的动脉;智能化提速加持,在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进程中,它所运输的不仅是发展和民生,更是科技和文明。

疾病,无疑是人类生命中最为灰暗的一面,此次大规模的疫情来得突然打得人们措手不及,肆虐侵袭落下了无数“伤疤。一直稳中有进、有序发展的公路运输难免被放置于社会急刹的变速中,但作为横贯社会发展的交通重要脉络,在“破冰”今冬的行动中,再次证明了自身强劲的作用力和在这场战“疫”中至关重要的意义。

“无处不到、无时不有”。春江水暖,大国公路运输正以饱满的状态迎接学子归校和复工大潮的新一轮考验;在原油跳水的金融余震中与航空并肩,领跑解冻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交通运输行业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升温不遗余力。

或许,2020果真会影响此后多年全球格局。从中东的第一声枪响,到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再到“黑天鹅”引华尔街梦魇,是一步步、一次次“见招拆招”时空重组的既视感。高压之下,我们依旧心怀感恩,感恩生在这个有能力改写灾难,又高产“奇迹”的年代。

猜你喜欢

姥姥运输
姥姥的老歌谣
雪姥姥
姥姥的枣树
八旬姥姥活得美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减振运输箱道路运输仿真与试验
综合运输
强化补给运输 保障进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