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价值

2020-05-21张慧杰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幼儿

张慧杰

摘  要:21世纪以来,乐高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乐高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幼儿数学教育,围绕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价值进行探析。

关键词:乐高教育;幼儿;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40-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乐高教育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积木,围绕主题开展情景游戏,给幼儿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尊重孩子玩的天性。本文着眼于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具体影响,阐述幼儿如何在乐高教育中学习数学。

1.乐高教育的基本理念

(1)构建主义

乐高教育以建构作为理论核心,注重幼儿在积木建构中的自我建构。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认知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可见,幼儿能够在自我选择、主动建构中形成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并在建构环境中与已有的认知方式相联系,更好地应用和实践。

(2)实用主义

做中学。乐高教育提倡“做中学”,主要体现在:一是设置主题课程,层层深入,幼儿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解决问题,获得经验。例如,在“早期机械套装”中理解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加速的原理、杠杆原理等。二是提供乐高积木,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三是围绕主题开展情景游戏,创设有趣的建构环境。

(3)模式主义

联系—建构—反思—延续。乐高教育将构建主义理论与“发现学习”的理念结合,形成了独特的4c教育模式。在建构中,将建构的新知识与已有经验联系,形成新想法,继而在已有结构基础上再建构,发现反思,解决问题,延续思路,运用新方法继续搭建,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价值

数学素养是指幼儿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后天环境的影响,通过实践获得的数学品质。下面,笔者将主要从集合、数、空间三方面阐述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价值。

(1)在乐高教育中感知集合

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而分类作为一种体现集合概念的认知活动,主要体现在幼儿对积木的分类整理中。幼儿会按照某一种特征分类:形状、颜色、大小等;或者按照某两三种特征分类。幼儿在对乐高积木材料的反复体验中逐步形成和加强物品分类的能力,在分类中感知集合。

(2)在乐高教育中感知数的概念

第一,10以内的计数。数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乐高教育中充满了数的活动,如,使用几种积木;车上安装几个轮胎;小火车有几节车厢等。用乐高积木作为实物,幼儿在情境中亲自感知,逐步从口头点数发展到按物点数,最后说出总数。幼儿不仅提高了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而且能更好地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正确完成数数的过程。

第二,10以内的数运算。幼儿搭建乐高积木的过程就是加加减减的过程。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数学加减运算,运用积木解决“多多少,少多少、是否相等”的问题,将生活经验与数的运算结合,真正理解数量运算的意义,再将数量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主题建构课—“数字小火车”中,幼儿不仅可以扮演乘客,也可以使用“人物人仔”组合套装中的人偶模拟乘客进行加减运算。在故事表演中,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数量变化的多少,深入理解數的运算,知道“+”就是添加物体,“-”就是去掉物体。

第三,量的比较。乐高积木丰富多样,大小、长短、厚薄不一,有助于幼儿清晰地认识量的属性。在建构过程中逐渐了解更多、更长、更宽等量词,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以长方形积木和长方形薄片积木为例,幼儿不仅能够在保证同长度的情况下进行厚度的比较,还能够深刻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块长方形薄片能够拼插成一块长方形。

(3)在乐高教育中感知空间

空间既包括空间图形,也包括空间方位。幼儿通过乐高积木认识图形,使用积木建构物体,思考每块积木的位置,形成三维实体。

第一,空间图形。乐高教育处处有图形的存在,主要聚焦于规则图形和三维实体。幼儿在反复拼插积木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探索几何形体,调动感官感知图形的基本属性,将其对图形的认知延伸到一个新阶段—自主运用图形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二,空间方位。积木放在什么位置?这是围绕建构过程始终的一个问题。幼儿在建构中,感知空间位置与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等,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使用。以主题建构课—“交通法规”为例,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情景游戏:车辆行驶到十字路口,幼儿要说出“自己位于十字路口的某个方向,将如何行驶”。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会以主客体为中心辨别方向,而且能够将自己感知和理解的空间位置与方位词应用到作品建构中。

3.结语

综上所述,乐高教育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和发展的轨迹,又将数学回归于幼儿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发现、解决问题,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条理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采用乐高教育的教学方式,将乐高积木应用于幼儿学习和生活,使幼儿从“玩”走向“学习”。

参考文献

[1]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