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穿插生活中的生物知识
2020-05-21衣桂春
衣桂春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活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由此可见,生物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生命迹象。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将生活中的这些生命现象与课堂上的生物学教学理论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不是空洞的,而是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充满趣味性。下面来介绍一些生命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的发酵技术
在生活中有许多同学喜欢吃面包。面包,看上去很膨大,很松软,这都归功于一类真——菌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它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活,就会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水在烘焙过程中会蒸发掉,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会让面包变得膨大松软。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讲到这里就会有学生问:那在无氧条件下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会产生大量的酒精。所以就会有学生总结出来,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用来酿酒。
在我们日常的餐桌上,有的家庭喜欢吃泡菜,酸酸甜甜的,相当可口;当肠道不好的时候,还需要喝些酸奶来调节肠道,这都要归功于哪种生物呢?这是一类细菌在发挥作用——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产生乳酸,进而可以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肌肉会酸痛呢?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生物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了一些生命现象,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植物的无土栽培
不用土壤来栽培植物,以前人们会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现在,在一些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就可以不用土壤栽培植物。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营养液,用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到豆芽儿,豆芽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呢?就是利用无土栽培,将豆芽泡到一定的溶液中,让其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将其取出,拿出来出售就可以了。我们同学回家以后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种植其他植物,例如利用无土栽培的方法来种植吊兰等。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
对于一些名贵花卉如何取材少,又能让其大量繁殖并保持其优良性状呢?這种技术就是组织培养技术。从植物体上切取一小块儿,在无菌条件下,将小块儿接种到培养基上,小块儿就会不断分裂,进而形成组织,组织再进一部分化,就能够逐渐发育成完整的幼小植物体,幼苗移栽即可。在我们生活中,兰花的培养就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四、温室大棚
当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琳琅满目的商品,总让你应接不暇,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以前冬天想吃西瓜,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现在利用温室大棚技术,一切皆有可能,一年四季蔬菜水果的种类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如果我们以后利用温室大棚来栽培蔬菜、水果,利用我们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这就要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来降低呼吸作用消耗。而且可以冲入气肥——二氧化碳。学以致用,将生活和理论联系起来五神奇的CT,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可拍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部位的病变,及时发现病情,进而诊断治疗,对一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 六、试管婴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有些地方经济的发展却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导致人类出现了一些偏疾和怪疾,不孕不育,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即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父亲和母亲体内取出,放在试管中,让其融合成一个受精卵,再将受精卵植入母体的子宫内,让胎儿正常发育。试管婴儿的出现,为不孕不育提供了一个福音,最大程度的帮助了那些想要孩子的夫妻。提到试管婴儿,学生就会联想起克隆,克隆和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呢?克隆用的是体细胞,是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涉及的是生殖细胞,是有性生殖。在教学过程中,既传授了学生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除此之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转基因食品和生物制品,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药品等模仿生物的某些特征和行为习惯来制造一些仪器设备等等,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最大程度的应用到生活中来,为人力造福。
通过对生活中生物知识的应用,让生活走进生物,也让生物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应用,并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带来的改变,实现生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