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如何影响科学?
2020-05-21王江涛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多样性将激发创造力,这种关联已受到广泛认可。不少证据表明,如果一个组织或团队的成员在学科、性别、工作经验、国籍等方面更具多样性,那么整体上,它将从这种多样性中受益。反映在招生和招聘问题上,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都很强调自己认同多样性的价值观,比如斯坦福大学就认为,好的大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有机会从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身份、经验和观点中去学习,这样富有生机和多样性的环境应该既积极地肯定成员之间的差异,又能找到成员之间的大量连接点。芝加哥大学则认为保持多样性对于探索发现的过程至关重要。
还有证据表明,多样性不仅在教育、科研机构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也能使企业在财务业绩上表现更好。福布斯已经连续三年针对多样性的指标给美国雇主排名,在2020年1月的最新榜单中,像人们熟知的宝洁和Visa就分列第三、第五名。
那么在多样性环境中的个人是不是也都能有更好的表现呢?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那些在学术界帮助创造了多样性环境的少数群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被称为“多样性与创新的悖论”,也为人们隐约已意识到的潜存的偏见找到了证据。
少数群体的发展困境
这里的少数群体在种族上指的是美国社会中的西班牙裔、非裔美国人、印第安人等,在性别上指女性。这些群体在创新所涉行业中就业的比例低于总人群中的比例,显示出代表性不足。最新研究正是聚焦于这些少数群体在科学家这个行当中的职业发展情况。
“我们在特定性别和种族中发现了相似的模式:女性和非白人的学者,这些人的科学思想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新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人员巴斯·霍夫斯特拉(Bas Hofstra)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代表性不足的群体,相对那些比例偏高的群体在科学界中被接纳的程度更低。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在学术生涯中更难成功。而实际上,少数群体创新的比例比多数群体更高。这一科学职业发展中悖论的发现,发表在2020年4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的一大亮点在于数据的广泛性,借助全球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他们研究了过去三十多年几乎所有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总人数约120万,时间跨度从1977年到2015年。从这些学位论文中可以获得博士的名字、导师、机构、学科以及论文的题目和摘要等信息。再通过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社保数据可以推测出这些人性别和种族等人口统计信息。
然后通过1900年至2017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近3800万篇SCI、SSCI等论文,追踪博士们毕业后的学术轨迹。对比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所做出的创新被采用的情况。另外,通过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曾经的博士生变成博导的情况也可了解博士们的职业发展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研究中对科学创新的量化方式,他们没有采用引用数据去评估创新程度及其影响力。为了避免期刊索引情况不同而导致的学科间的差异,以及大量不同的引用理由所造成的干扰,最新研究使用了概念重组后被采用的情况,通过不同概念的第一次共存来识别创新,这种关联此后被采用的情况则被用来评估创新的影响力。
结果再次验证了多样性可以激发创新。少数群体有更高的创新比例。只是被接受的程度明显偏低。
偏见引导科学
研究发现,创新被接纳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什么群体引入了这个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女性和非白人学者,这些人所做的创新会更难融入到主流领域的本地对话,这还进一步影响到其职业发展,使其从中得到更少的回报。
对于低影响力的创新,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所得到的创新回报还算差不多,但随着创新成果影响力的提升,对少数群体而言,打折就比较明显。在这个分层系统中,少数群体必须以更高水平的创新才能得到与多数群体差不多的职业发展。
“目前,相当大一部分科学发现是被偏见引导的。这种差异化的评价与科学界关于‘事实的信念背道而驰,而且还对科学家们的职业生涯有长期的影响。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教授群体中,女性和少数族群的人更少。”巴斯·霍夫斯特拉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教授是男性的、白人的,白人男性的观点可能是更加正统的等刻板印象。大学和科学家可能不是有意识地想排斥任何人,但是社会结构很难改变,它们中的很多偏见总是会以非常微妙的方式重现。
而且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性别和种族,社会身份、财富等都可能重新区分出少数或多数群体。
最新研究再次强调了消除科学评价和招聘中的偏见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注意,自己在引用的时候,是否也是在偏见的驱使下作出决定。
巴斯·霍夫斯特拉认为,科学是一个公共参与的过程,人们不断地反思和批判所做的事情,然后加以提升改进。随着代表性的提升,有了更公平的环境,科学创新会更多地得到利用。而知道偏见所产生的原因以及偏见之所在,正是我们纠正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