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
2020-05-21孙伟
孙伟
摘 要:技工院校学生应当积极践行并弘扬工匠精神。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意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所需因素。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训练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等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切实将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报效国家。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在进行生产活动或是做事的时候,有执着专注的精神,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做到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是所有中国人都应当践行以及发扬的精神。所以,企业在进行个性化定制与进行柔性化生产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工学校面对的是企业当中的生产环节,输送给企业的技术型人才也有很多。当前阶段,国家正处于一个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阶段,在重视强化培养学生生产技能时,更加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培育学生创新进取以及执着专注的职业精神是极为重要的。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所包括的是一种精神理念、价值观念与职业态度。其中,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工匠精神中体现得最为深刻,制作者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产品的精雕细琢中,将产品看作是一种核心价值观。一个优秀的工匠会从始至终重视其产品的不断完善并不断改进产品工艺,完善产品的细节处理并且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产品制作得更加完美,并不以利益为目的。
工匠精神的具体含义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产品的极致完美,重视产品的细节,即使花再多的精力及时间也要进行改善;二是一丝不苟、严谨的工匠精神。在产品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没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策略,让质量有保障;三是坚持、专注以及耐心的工匠精神。对检测的方法策略、制造工艺的具体流程以及用材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改进,追求产品的完美;四是敬业、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以人有我优为工作目标,力求做到行业最佳。工匠精神是为产品注入灵魂的重要因素,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企业是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
二、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因素
技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技校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在自我约束方面的能力也不是很强,综合素养方面的表现更是良莠不齐,没有严谨求实以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当今社会价值观变得多元化,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的思想、心理以及身体都处于渐渐转变为成熟的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思维比较活跃,然而内力还是不足,学生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受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功利和浮躁的心态,没有学习和研究专业的精神。
想要讓学生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大部分技校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技能以及知识,通常没有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尽管所有学校都设立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关的课程,然而在教学上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甚至出现部分人的观点是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只需要重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毕业可以顺利就业就行了。这些观点也是造成技工学校学生品德素养、职业素质以及政治素养等等综合素养不是很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基础任务是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素养。工匠精神也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其中一部分。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很多企业都喜欢见效快、周期短以及投资少的项目,对产品质量本身的灵魂却选择忽视,这是企业缺乏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在这种企业工作的人不会有长远的眼光,综合素养也一定不会很高。这类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应聘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学历。这些因素也会让技校只关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对学生的综合性素养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三、技工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的措施
技工院校在培育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层面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
1.在培养人才的机制中融入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在进行培养人才机制的建设中需要融合工匠精神,学校培养人才的机制主要涉及课程的体系、办学的目标、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教育的理念等等。技工院校应当在上述层面将工匠精神融合进去。技工院校在办学目标方面的制定应当考虑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等这些工匠精神。
2.在技工院校育人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提升,同时这种精神培育也渗透进了全部领域,覆盖了所有的学习过程。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学是培育人才的关键部分,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与时间主要是从事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技工学校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运用,将工匠精神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德育教育课程当中。
(1) 创建工匠精神特色课程,在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中,工匠精神作为一门必修课,也是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学生都应该将这门课程修完,才能真正毕业。让课程教学的这个重要途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用讲解工匠精神相关知识的方式,以及解读大国工匠伟大事迹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工匠成功的原因就是创新进取、精益求精以及执着专注这些工匠精神,进而让学生真正明白工匠精神的实质以及含义。而这些素质正是思政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特别是在强调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因此,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中的立德树人具有高度一致性,特别是技工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首要任务。
(2)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首先,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都重点在于强调敬业,要求我们对待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其次,中国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人们在生产劳作中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需要人们自觉地践行工匠精神。
(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这将需要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渊源。在深入学习中参透式地将学生带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此,在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入推进对于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经典案例的讲解,加强学生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在德育活动中,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①划分德育对象。将在校学生按年级划分三个教育层级,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职业素养要求设定相关的德育教学内容。高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在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社会交往等方面;中层次的学生主要针对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低层次的学生主要开展了解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以及学业规划等。要重视德育全体验,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实践月,培养学生文明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关键部分,并且工匠精神需要将其融入专业课程中。工匠精神主要以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基础。想要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减小失败的概率,就应当让学生练好内功。培育学生学习技能要有不服输、踏实与严谨地做事品德。使他们不仅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
③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第一,深入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在相关专业认知方面的特点,在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具体的状况和专业方面的特征,制订一个关于工匠精神方面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积极接受实践的锻炼,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第二,邀请企业中优秀的工作人员或是优秀的毕业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体会、工作、生活的经历以及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与认识工匠精神。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较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将工匠精神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运用校园文化的一些活动对工匠精神进行弘扬和传播。首先运用校园文化的一些艺术化的活动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也可以进行和工匠精神有关的一些演讲竞赛,如知识问答、调研活动以及征文比赛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运用校园网站、黑板、橱窗等宣传窗口对工匠精神进行相关报道弘扬正面信息与宣传,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感受更好的职业精神气氛。最后,学校可以运用国家级比赛以及省级比赛这类契机,定期举办专业技能性质的竞赛,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在比赛中激发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培育学生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以报效祖国的情怀。
4.在学生实践应用中融入工匠精神
(1)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融入工匠精神。技工学校能够运用学徒制深化和企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老师与师傅相互配合,一起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教师与师傅应当对学徒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应当对所有的作品都保持认真的态度。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大多是選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来互动交流。因此用移动互联网来进行搭建宣传工匠精神的信息宣传公众平台,宣传工匠们的优秀事迹,宣传分享在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故事与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事迹。
(2)在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当中,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感受企业的文化以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主要以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技工学校进行工学结合以及校企结合不能只重视表面功夫,需要让学生进入企业中实践,了解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在企业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之下,感受师傅的专注精神以及精湛的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考核学生有关的工作技能,奖励和表扬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而激起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用专心致志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面对学习与工作。
促进在校生与企业实践的学徒进行良好的交流,为学生们展示相关专业技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宣传,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工匠精神的养成,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在新型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下主要是将现代化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式的培养模式相结合,其实质是将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学生学习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工匠精神,而现代化学徒中的学徒制教学部分恰好是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作为学徒在工作岗位,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履行职责,跟随师傅在实践中学会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主动探索新知,积累工匠精神。这种过程式与体验式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磨炼锻造自身的工匠精神,而师傅则用言传身教地方式给学生树立较好的榜样。
四、小结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在产业升级这样的背景之下,技工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在产品方面精益求精的思想,对工匠精神进行重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面对挑战。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并非朝夕之事,还需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技工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培养工匠精神的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而让中国的建设有大批的工匠支持,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
综上所述,培育技工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广大技工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奋斗的目标,也是当今社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出发点。因此这种培育目标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逐渐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行动意识,师徒传承的培养模式,克服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刻苦专业的精神与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
社会在发展,技工院校对工匠精神的教育路径与形式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学生在企业实践与学校专业学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断地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内化为力量,升华为态度,外化于行动,用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塑造自己的工匠人生。
参考文献:
[1]龚霞.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中国就业,2019(7).
[2]蒋红军,赵春伍.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能力[J].中国培训,2019(6).
[3]李俊.技工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培养与评价探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4).
[4]李贞祥,杨小梅,王凤娟.技工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培养与评价探析[J].职业,2019(3).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