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应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

2020-05-2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福子赏析中考

2019年中考,是浙江台州市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后的首次中考。台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总体思路,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依据,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评价理念,命题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指向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整合、交融。

2019年台州市中考小说阅读试题的阅读材料,是程奋只的小说《耍面》。之所以选择这篇小说,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这篇小说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情节曲折、内涵丰富、主题积极,是一篇蕴含人文精神、充满正能量的小说。小说中余师傅教育徒弟学艺要靠真功夫,学艺、做人不要走歪门邪道的主题,给学生以精神滋养。二是小说是常见的阅读材料,考查涉及相关知识点较多,包括情节概括、主题理解、环境作用、叙述方式、语言表述等,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耍面》这篇小说命题点丰富,比较好地融合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跟我们本次命题提出的“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应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相契合。

在《耍面》文本阅读考查中,我们共命制了4道题,涉及小说的结构分析、语言品析、场景赏析、主要人物判断等。这些题目都需要学生在精读文本并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除考查小说的相关知识外,我们在命制试题时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立足学科素养,重视阅读能力,关注思维品质。

第1题考查小说的结构。要求概括小说第⑦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概括能力是基本能力,概括小说的内容是小说的常规考查方式。本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和结构关系的能力。为了叙述的需要,小说中经常使用插叙这种叙述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补充、交代了情节,起到铺垫作用,而且丰富了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概括语段内容,分析、阐明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不仅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对作品的结构做出分析和评价。

第2题要求辨析小说第⑨段中师徒两人的“笑”意味有何不同。要求学生品味重要词句的丰富内涵,对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做出解释和分析。此题要求学生结合语境,揣摩分析小福子和余師傅比赛前的内心世界。小福子因为觉得自己肯定能够打败师傅,取代师傅的位置,内心十分得意;余师傅因为知道小福子回来的真正目的,内心非常淡定。命制这道题目,是为了落实“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具体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3题要求赏析“耍面”的两个场景。“新课标”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我们设置此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小说中场景的赏析能力。此题紧扣小说的文本特质,旨在让学生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评价与分析。两个场景是小说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描绘了小福子和余师傅耍面的高超技术,内涵丰富而有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也为读者进一步领会小说的主题做准备。学生作答时一定要紧扣“抓”“拿”等动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还要说明“比喻”“对比”手法运用的效果,并且要理解两个场景都用侧面描写手法的妙处。这三个方面形成三个得分点,为了降低难度,我们将赋分标准设置为答出两点就给满分。此题给学生的启示是:阅读小说不仅要关注情节、人物、语言、主题,还要学会赏析。可从词语、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综合运用的效果来进行赏析。在学生平时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应强调这一点。

第4题为探究题,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设置此题的出发点就在于此。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旨的理解情况。学生需联系对整篇小说的阅读体验,才能对此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此题稍难,既考查学生对小说主旨的解读能力,又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度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进行比较、分析、整合、评价后,才能得出结论。设置此题也是为了考查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探究、创造等高阶思维的能力。答案设置分层赋分,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若学生只从“对人物做出简单评判”的表层理解,只能得2分;若只从“人物形象”做浅层理解,最多得4分:如果能从小说主题层面深度理解,则给满分。

这4道题目,既关注了小说阅读考点的科学统一,涉及结构、语言、场景、主题,又融合了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指向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2019年浙江台州市中考小说阅读试题见本刊2019年10月)

猜你喜欢

小福子赏析中考
论小福子之死的必然性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建房建房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