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急科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2020-05-21王伟
王伟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各种灾害斗争的历史。当今世界,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各类重大灾害事件与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印度洋海啸、卡特里娜飓风、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灾害事件呈现影响范围大、危害损失大、成因复杂化、潜在危险源增多、防控难度变大等趋势,为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有效防控和应对各类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保障民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的政策法规与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应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应急管理的新格局。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应急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过去几十年,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人口和经济向大城市群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各种复杂风险问题不断涌现,对传染病疫情、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事故造成了隐患;中国经济处于较快增长时期,实现了迈向世界制造大国的历史跨越,但生产安全意识、安全投入和监管力度仍然不足,造成生产事故多发;工业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易于引发事故灾难。
针对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基本国情、依然严峻的生产安全形势和不断演化的城市安全风险,建立新时代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十分迫切。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我国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017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正在构建,应急管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则是首要要求。科学技术普及是一项基础性、全民性工作,关系到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专门强调了应急科普能力建设,要求各级政府针对环境污染、重大灾害、气候变化、食品安全、传染病、重大公共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解读,释疑解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要结合重大热点科技事件,组织传媒与科学家共同解读相关领域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社会热点事件。
建立应急科普机制势在必行
应急管理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协作性,用于满足公民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应急管理由三个层面组成,包括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即政府是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主导者,制定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及管理制度。精神层面,即通过政府、专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工作,让风险防范意识与防灾减灾能力渗透到公众之中,形成和强化思想观念、科学精神及价值共识。物质层面,即应急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软硬件设施、物资及科技成果支撑。
科普工作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也涉及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培育,能够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环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科普是面向大众的,体现了科学性、社会性、群众性,以促进公众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为目标。当前,亟需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大应急科普力度,让公众全面掌握应急管理的知识、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升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科普主体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信微博以及各种媒体渠道,培养公众对于运用掌握应急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向社会及时发布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澄清事实,破解谣言,答疑解惑,引导舆论,起到安定民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提升公民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带动全社会应急管理能力整体提升,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社会應急管理体系。
应急科普工作的发展建议
应急科普是系统性、专业性、长期性的社会工作,需要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资源协调和运行机制,需要社会各界与公民群众的共同参与。
一是加强应急科普整体规划和协同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应急科普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引导、经费支持、绩效考核等保障措施。将应急科普工作纳入政府职能部门考核范畴,确保应急科普工作落地。完善政府部门、领域专家、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的联动机制,全方位推动应急科普社会化,增强应急科普的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健全完善应急科普的政策法规。细化规章制度,明确主体责任,使应急科普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构建科普宣教的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应急科普的目标任务,从法制层面为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三是加强应急科普服务供给。利用现有科普场馆资源,加强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科普基地防灾减灾资源和科普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事业单位。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定期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是加强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由行业专家指导、科普专职人员参与、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将应急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推进灾害风险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应急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
五是建立应急科普知识体系与分类。编辑应急科普指南、知识汇编。加强应急科普内容创作开发,推动适合于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影视剧等科普产品。加大对网站、微博、微信和APP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有效利用,拓宽应急科普传播路径、渠道与覆盖面。在媒体设置应急科普栏目,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民生结合,通过新闻、知识、预警信息等内容,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运用传统和新媒体结合方式,让应急科普服务逐层渗透到公众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市民参与社会风险防范治理的责任意识。
六是利用好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应急科普主题宣教活动,打造应急科普品牌活动。
总之,应急科普工作面向公共安全领域,以提升公民应对灾害与公共突发事件的科学素质为重点,带动全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故、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风险防范,应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家、媒体、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丰富科普内容、拓展科普渠道,建立经常性与应急性相结合的科普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应急科普的重要应用价值,增强民众战胜灾害的信心与决心。
(作者为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科普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