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坡节上的最“亮”民族风

2020-05-21韦露冉袖言陈伯鑫

广西电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隆林民族服饰百色

●韦露 冉袖言 陈伯鑫

2月13日正月初九,一年一度的苗族跳坡节。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古老的坡场正热闹开坡。来自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5万多苗胞、游客纷至沓来,站满一片片坡场田埂,欢聚一堂,尽享民族盛会。

各色民族服饰绚丽多彩,嘹亮的山歌萦绕山头、穿透云霄,将这里绘成一幅有声、有色的民族画卷。

看得见的民族风更“漂亮”

跳坡节是隆林苗族最盛大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四,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中最隆重的就是正月初九。今年是第168届初九坡。

当天中午1点,跳坡开始,红头苗、白苗、清水苗等苗族支系的姑娘们穿着各色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向世人呈现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

百色隆林供电局德峨供电所做好节日保供电 陈海堂 /摄

供电员工做好节日保供电后被邀请一起跳舞欢庆 岳浩/摄

18岁的偏苗姑娘杨菲菲是第二年去跳坡。今天,她和20多个姐妹一起表演节目《蓝靛蓝》,通过歌舞形式展现偏苗的蜡染文化。“和别的支系相比,我们偏苗的衣服颜色比较朴素,花纹多是染花,上衣开襟的部分有花边。听我妈妈说,以前我们的裙子有好几斤重,可以作为保暖的衣被,现在根据生活习惯,改成点蜡的百褶长裙,方便了许多。”

杨菲菲的苗裙是妈妈李阿妹亲手制作的。李妈妈在德峨镇开了一家店,主要制作窗帘和民族服饰。从春节到跳坡节,民族服饰的销路非常好。她说:“跳坡节一年比一年热闹,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都来买苗裙去赶坡,我都卖了100多套。”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一套苗裙依靠手工缝制,至少需要一年。因为太珍贵,所以只有最盛大的节日、最重要的日子,她们才舍得穿。

李妈妈介绍,现在因为电压稳定了,她购入4台电缝纫机,一天就能做好一套衣服,而且走线更整齐,刺绣花样也更时尚多样。越来越多的阿妹到店里采购苗裙,这些美丽的服饰再也不是压在宝箱里珍藏,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穿。

诚如李妈妈所说,这些变化源自于农村电网越来越坚强,让隆林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介绍,2014—2018年,广西电网公司在隆林投资电网建设资金12.63亿元,新建及改造项目1772个,相当于再造3个隆林电网。2018年,隆林电网全年综合电压合格率98.57%,比2014年提升了26.92%,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听得见的民族风更“嘹亮”

跳坡节上《浪漫坡场·歌振苗山》原生态山歌会唱响山坡,《苗山的美酒敬客人》《扶贫扶到我家来》《琴振苗山》等节目唱出动人的音符,也展现了月琴、芦笙等苗族传统乐器的悠扬曲调。

隆林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协会会长敖德金多年来主持祭坡仪式,也见证了跳坡节的变化。他感慨良多:“每年都有几万人来跳坡,在这么大的坡场上,要让每个人听到、看到我们说什么、唱什么、跳什么,多亏了电。”

敖德金说:“改革开放以来,苗山连接了大电网,特别是农网改造以后,除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文化传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跳坡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拿着大喇叭、小号子到坡上吹拉弹唱,观众挤破头也听不清。现在,山坡上通了电,大功率的音响设备,灯光效果都能使用,就算舞台搬到高山上、山窝里,都能把我们民族美妙的歌声和舞蹈传播到全世界,我们感到非常幸福。”

电与民生密不可分,电与跳坡紧密相连。

在万人齐乐的民族盛典上,一道道蓝色的身影隐没在远处静静守护。他们是跳坡节的保电使者。电网改造后,百色隆林供电局保供电的压力与难度一年比一年小。过去没有农网改造,变压器小马拉大车,音响稍微放大点声都会跳闸,该局凌晨五点就从隆林县城驾驶发电车辆到跳坡节现场保供电,费时又费力。电网改造之后,仅需供电所一台30千瓦的发电机就可以为一整天的跳坡会场保驾护航。

18岁的跳坡节偏苗姑娘杨菲菲家购入4台电缝纫机缝制苗族服饰,每年卖100多套,收入十几万元,生活越来越好 陈海堂 /摄

民族风“扮亮”新生活

新时代新气象,跳坡节不只是节庆聚会,它带来了人气,带动了经济,提升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追求。

跳坡节上最受欢迎的就是爬坡杆。按照习俗,成功爬坡杆的阿哥就是苗族最勇敢的男子,可以摘下坡场上心仪阿妹的帽子,向她求爱。当天,德峨镇龙英村达吼屯清秀温婉的苗妹杨琦被勇士摘下帽子,她娇羞地笑了。

赶坡结束后,杨琦乘着汽车回家。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福泽下,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寨子里整齐的洋楼在山坳中屹立,感应路灯照亮回家的路。家人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她。大伯一家也来做客,一桌12个人围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还不停地询问她被勇士阿哥看中的想法,一家人其乐融融,让冬日里的大山坳暖洋洋。国家利好让杨琦家变了样,也让苗家儿女自信大方,充满希望。杨琦说:“现在我们家脱了贫,住进了三层大房子,买了好多电器,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跳坡都好开心呢!”

在苗寨里,像杨琦家一样的家庭越来越多。

头脑灵活的老板娘陆青旭瞄到了商机。陆阿姐过去在广东打工,2001年到德峨开起了家纺家居店。她敏锐地察觉到供电稳定后,村民对电器的需求增多,于是从2018年7月开始,在距离百色隆林供电局德峨供电所不到100米的街道上,陆阿姐三层楼的店铺开始也卖起家电,不到半年时间销售额达到21万多元,成为她的主打商品。“电视机卖了40台,洗衣机39台……”她对每一单交易都如数家珍,“大年初二那天,德峨龙英村一个阿爸嫁姑娘,跟我要了冰箱、洗衣机等1万多元家电和家具,整整装了两大车送过去。”

据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紧紧依托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民族风情观光度假旅游。百色隆林供电局德峨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蒋金林说:“跳坡节一年比一年盛大,也说明了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民族文化越来越吸引人走进隆林、扎根隆林,带动了家电下乡,经济发展。我们除了做好电力保障,也全力做好供电服务,在少数民族地区擦亮我们南方电网‘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金字招牌。”

猜你喜欢

隆林民族服饰百色
红色情 百色梦
百色隆林:迎来深圳市罗湖区8名支教工作者
攻坚百色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隆林、田林苗族月琴音乐之研究
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