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带乏气风的浓淡旋流燃烧器结构的设计及优化★

2020-05-21边彩霞王伟成

机械管理开发 2020年3期
关键词:喷口旋流管径

边彩霞, 王伟成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引言

近几年来,在煤炭质量、燃烧技术、运行方式和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常规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通常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锅炉调峰能力差、NOx排放量高、低负荷稳燃性能差、燃料燃烧效率低、高温腐蚀和结渣等。因此电力工业迫切需要发展能同时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的燃烧技术。浓淡燃烧技术在解决煤粉燃烧的高效、稳燃、防结渣、低污染等问题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2-5],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推广。进行新型浓淡燃烧器的研发是目前煤粉燃烧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在B&W公司研发的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DRB-XCL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煤粉浓淡分离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四种方案的浓淡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期对现有旋流燃烧器的低氮改进及稳燃性能提高提供参考。

1 物理模型

DRB-XCL 型燃烧器的结构如图1 所示,该燃烧器一次风采用直流形式且无浓淡分离装置,二次风采用分级配风方式,分为内二次风及外二次风,皆为旋流风且旋转方向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燃烧器在低负荷下的稳燃性能,并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本文在燃烧器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A、B、C、D四种浓淡分离方案(如图2 所示)。四种方案的共同之处在于维持原燃烧器基本结构不变,只在一次风入口管道上部加装了一个乏气风管道,其目的是将一次风分为浓淡两股,煤粉浓度较高的一股仍沿着一次风管道进入炉膛,煤粉浓度较低的一股则进入乏气风管道,并通过该管道进入炉膛。不同的是方案B 在方案A 的基础上在燃烧器弯管处加装一个分离阀块,方案C 在方案B 的基础上改变了乏气风管的管径,将乏气风管径改为0.18 m,方案D 将乏气风管道改为了渐缩型管道,管道入口管径为0.3 m,出口管径为0.18 m。

图1 DRB-XCL 型燃烧器结构图(单位:mm)

图2 四种浓淡分离方案

2 数学模型

由于本课题为圆形射流,所以本文采用Realizablek-ε 双方程模型作为湍流气相流动模型,离散相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应用控制容积法,对微分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微分方程的通用形式为:

式中:Ø 为待解的变量;等号左边分别为瞬时相和对流相;等号右边依次分别为扩散项、源项、颗粒相。

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1 浓淡分离效果比较

表1 四种方案的浓淡分离效果比较

3.2 一次风和乏气风出口速度比较

考虑到增加了乏气风管道后会使原来的一次风喷口风速有所降低,这样会使得煤粉的着火时机提前,很可能会导致燃烧器喷口结渣甚至被烧坏。所以本文对四种方案中一次风和乏气风出口的速度也进行了比较,见表2。根据计算结果发现,方案A 和方案B 的一次风出口速度偏低,乏气风出口速度更低,只有15.5 m/s,浓淡喷口的速度比较大,这会使煤粉的着火时机提前,对燃烧器的安全运行非常不利。而方案C 提高了一次风和乏气风出口速度,且使浓淡喷口的速度比降为1.359,使煤粉的着火时机更加合理,燃烧器的运行相对更加安全。方案D 在方案C的基础上将浓淡喷口的速度比降为1.114,进一步缩小了一次风和乏气风出口的速度差距。从煤粉的燃烧时机方面来看,方案D 设计最为合理。

表2 四种方案的浓淡口速度比较

4 结论

在B&W 公司DRB-XCL 型旋流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煤粉浓淡分离设计方案,并对四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方案A 和方案B 的浓淡分离效果不理想,一次风出口速度和乏气风出口速度偏低,会使得煤粉的着火时机提前,很可能会导致燃烧器喷口结渣甚至被烧坏;

2)方案C 和方案D 的浓淡分离效果较好,一次风出口速度和乏气风出口速度适中。且方案D 的浓淡口速度比接近1,更加有利于对着火时机的把握,燃烧器的运行更加安全;

3)综合考虑浓淡分离效果和煤粉的着火时机,四种设计方案中方案D 最优。

猜你喜欢

喷口旋流管径
喷口形状对喷水推进器性能的影响
飞参数据在某型飞机喷口工作监控中的应用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小蜘蛛
高速冲床喷口压力及位置对工件出模影响分析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级旋流偏置对双旋流杯下游流场的影响
轴向压及径向旋流风幕的形成与隔尘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