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下的公共管理体系构建初探

2020-05-20曹凡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化大数据

曹凡

摘要:基于和谐社会建设背景,分析公共管理体系构建。首先,阐述了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其次,梳理公共管理体系框架。最后,提出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的策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等各项制度,发挥公共管理的价值与作用,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体系构建;大数据;社会化

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公共管理体系。从社会管理的服务职能角度来说,提供医疗就业与服务娱乐等多项服务,同群众有着紧密的关系,解决群众的生活与工作等困难,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 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经历或长或短的时期,公共管理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保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新时期,公共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1)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挑战。我国当前的政治布局以及经济体制相对完善,但是公共管理能力还需要增强,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完善治理体系,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成为公共管理所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落实公共管理工作,需依靠技术的支持,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公众的体验感。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面临着技术与人才匮乏的挑战,需不断改革创新。2)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如何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成为重点课题,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治理以及服务能力,成为探索与研究的重点。具体来说,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公共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体现在如何满足人民在城市安全和乡村发展以及医疗社保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同时保障科技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稳定以及贸易顺畅等。

二、 公共管理体系的框架分析

2.1 行政服务

新时期,搭建公共管理体系,面向服务对象,即广大市民,政府要转变管理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新定位职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发展,政府的管理职能,要更加突出行政服务。将管理的重点,集中企业与市民上,遵循社会意愿,发挥自身的职能,打造权威度更高的公共组织,凸显社会和民众等的价值。

2.2 多元应用

构建公共管理体系,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发展,转变政府部门垄断公共事务的行政形式,为重点内容。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政府部门要加强和非政府部门的协作,共同完成公共事务,形成良好的政府与社会合作关系,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可探索在经济活动中引入竞争制度的方式,促使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垄断行为得到转变,同时重申多元化的应用,面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提供多元产品,比如公共交通以及园林绿化等,借助非政府部门的资源力量,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2.3 行政成本

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要围绕核算问题进行完善。创建公共管理体系,必须要注重核算,力求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佳效益,进而推动公共管理发展。和谐社会背景下,群众的诉求有着很大变化,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公共事务的开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打造廉洁政府,解决成本浪费问题为关键。群众对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不仅关注效率和质量,而且关注资源是否有效配置。搭建公共管理社会化体系,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要掌握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通过管理资源与个人绩效的紧密联系,按照个人业绩,进行薪资的划分,获得更为客观的效果[1]。

三、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的策略

3.1 推动理论构建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治理方面,融入哲学思想,发挥文化与知识资源力量,助力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时代,多元文化碰撞,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无法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存在着相通之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创新,保持“拥抱发展”的态度,坚持“传统文化促发展”的观念,有助于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2]。

3.2 面向大数据搭建技术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分析公共管理以往能够发现,小数据时代下管理科学已经开始使用数据与信息技术,比如烽火台的狼烟等。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支持。在进行公共管理体系构建时,需要增添公共管理技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做好全面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保障信息安全,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不断提升治理与服务能力。如何实现大数据与公共管理的融合,发挥技术的优势,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大数据技术手段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3]。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的优势,增强公共管理信息的透明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减少腐败的发生。除此之外,要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3 完善服务体系

从公共管理实践分析,医疗就业保障模块、服务娱乐模块为重点。新时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围绕群众的需求,合理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拓展公共管理模块,细化公共服务,进而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公共管理的职能与价值。这需要面向群众需求,根据公共管理的职责与服务内容,做好制度的完善,探索低成本高服务效益的方式,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体系构建,要面向发展,围绕当前群众的需求和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从理论层面、视乎层面以及服务层面,探索有效的完善方法与措施,切实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通过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參考文献:

[1]邱璟.和谐社会下的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国际公关,2020(02):31.

[2]陈建国.构建多中心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J].行政科学论坛,2020(01):28-35.

[3]蒋益.公共管理视角下紫砂壶质量管控体系模型构建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1):64-65.

[4]张丹.新时期公共管理社会化体系构建[J].区域治理,2019(35):56-58.

猜你喜欢

社会化大数据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