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客留言
2020-05-20王海银等
王海银 等
“知识就是力量”的最好证明
王海银(山西太原)
好的文字,不是灌输给人一个全新的思想,而是将人心中已经萌发但尚未成型、曚曚昽昽的思想揭示出来,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知识就是力量”无需靠财富证明》(《杂文月刊》2019年12月下),就是这样一篇文字。
正如温饱解决之前,人们习惯以“能否当饭吃”衡量事物的价值一样,在财务获得自由之前,人们也习惯于将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人的赚钱能力,来衡量知识的力量。其实,提升赚钱能力,只是知识的力量的证据之一。从日常消费(如一日三餐食材和烹调方法的选择),到待人接物、职业选择、谈情说爱、婚姻经营、子女教育、养生保健,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等等,处处体现着知识的力量。
没有知识,即使赚了很多钱,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也难以得到提升。比如笔者所在的城中村,耕地被征用后,村民们有了钱和闲。穷苦了那么多年,这回该享受享受了吧(尤其是老年人)?可是如何享受呢?享受优质绿色食品吧?吃不惯也没有那个意识。去游览风景名胜吧?没有兴趣。欣赏音乐、绘画吧?没有鉴赏力。投资养生保健吧?由于缺乏辨别力,屡屡上当受骗。去理财吧?却又落入了陷井,血本无归……结果,尽管有了钱和闲,生活水平并未改善多少。有些老年人闲得无聊,宁愿靠拣废品“消遣”“鍛炼”。有些青年壮年甚至“有钱就变坏”,染上了黄赌毒,落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真应了那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在对待人生重大问题上,知识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学者曾做过研究,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群体,患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比例越低。因为文化高的人,站得更高,能将挫折和灾难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因而能够想得开、看得透、放得下。即使是那些鄙视知识、从不读书的人,也无时无刻不在利用知识,只是他们的知识是口耳相传而来的,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离开了知识,人就会寸步难行。比如,没有人会喝刚烧开的水,这不是缘于经验,而是口耳相传的知识。甚至,某些人得出知识无用的结论的过程,本身也是应用知识(事实、道理、逻辑)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要证明知识无用,也必须应用知识,这难倒不是“知识就是力量”的最好证明吗?
启迪独立思考的好文
陆成文(辽宁锦州)
我有个习惯,收到每期的《杂文月刊》之后,总是先翻开“目录”,浏览一下所有文章的题目。哪篇题目最吸引我,便从该篇文章开始阅读。本期我最先拜读的是孙贵颂先生的《人少力量大》(《杂文月刊》2020年2月下)。
实事求是地说,“人多力量大”已经在我的头脑中存在了几十年,甚至已经成了我思维及表达(口语及文字表达)的习惯乃至定势。我想,不仅是我,年纪大一些的人也大多是如此吧。而孙先生的文章标题却是“人少力量大”,不能不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文章中,作者举出了国外搞的“社会惰性”实验简单过程以及实验得出的结论:即“在人类本质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社会惰性潜势”。然后,又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以及乐队演出时独奏与合奏的演奏者其形态表现加以佐证。最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打破“大锅饭”,做到精兵简政,明确任务分工,各负其责,领导者“应审时度势,灵活掌握,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拍脑袋,想当然,乱决策,瞎指挥”。国人确实吃了不少“乱决策、瞎指挥”的苦头。该文启迪我们要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
由《人少力量大》,我又想到了曹林先生的文章《消费者不是上帝,诚信才是上帝》(《杂文月刊》2019年7月下),文中说;“消费者和商家在法律上是平等关系,一个买,一个卖,一个提供服务,一个为服务付费,双方在人格和契约上完全是平等的,过度强调某一方是‘上帝,容易扭曲这种关系,形成实质的不平等。”“消费者不是上帝,法律才是,诚信才是。”窃拍手为对“消费者是上帝”这一多年的提法(观念)修正叫好!
杂文家能跳出通常人们思维的框框,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分析和阐述问题。这样,便有了杂文的可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启蒙性。读来,总是让人有受益匪浅之感。这也是我喜欢杂文、喜欢《杂文月刊》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别人有温度的善良》太重要了
郭明进(云南文山)
近日,拜读了《杂文月刊》(文摘版)2020年第2期(下)马亚伟老师撰写的《给别人有温度的善良》一文,觉得太重要了。
什么是有温度善良?就是帮助别人时,要站在与别人同等位置,不要居高临下“我来帮助你”。文中还举了个例子:一位富翁想帮助乞丐,他没有直接施舍,而是让他们搬砖。其实这些砖本没有必要搬。
在日常生活中,在帮助别人时,没有温度的善良常常发生,这样的帮助,常常会伤害了被帮助的人,因而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这篇文章提出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普遍注意。有温度的善良,不仅雪中送炭,还能温暖人心,那才是真正的善良。
“心形冠状”饺子耐琢磨
曹勇(安徽淮南)
《杂文月刊》2020年3月下,齐世明的《疫情中的饺子和样子》,读后耐人寻味。这里疫情中的饺子不是别样的饺子,而是“心形冠状”饺子,所谓“心形”就是制作时,把饺子的两个角对折捏到一块像个“心”的形状,所谓“冠状”就是像个王冠帽子。假如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就很容易把“心形冠状饺子”与“新型冠状病毒”联系起来,两个偏正词组,虽然中心语不同,可修饰语相似,各六字、其中两个同音、两个同字,只是“心形”是形状,“新型”是类型而已。文中把武汉人比喻为饺子,“饺子破皮不是饺子的错呀”,武汉疫情来了也不是武汉人的错。这种比喻完全正确。虽然饺子的样子和病毒的样子长得都像“王冠”但本质不同,“心形”不是“新型”,此“冠状”不是彼“冠状”,犹如某些明星长得贼眉鼠眼看起来像小偷,你不能说这个明星就是小偷。人都不可貌相,何况“冠状”乎?但由于两个偏正词组“修饰语”读音相同,让人合理怀疑、遐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许可以从另一面正明,不是“冠状”的都是病毒,还有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