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0-05-20邹晓斌
邹晓斌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大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學生的知识需求、教师的教学水平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转型提供了一定去契机,这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发展的建议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建议,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背景;转型
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媒体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尚未普及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许多行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在高校的教育行业中,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在图书馆中使用新媒体技术,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校尚未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促进效果。这源于一种发展顺序,即新出现的事物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版书籍,电子版阅读也成为主要的流行阅读趋势。但因为实践内容不足,现在很多学校对电子版阅读是否优于纸质版阅读方式仍然尚待商榷与考量,一旦电子版阅读的优势不弱于纸质版阅读,甚至强于纸质版阅读,那么新媒体技术才能够在高校图书馆中正式普及开来。
1.2 社会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校周边会出现很多私人书咖,这些私人书咖的环境安逸和谐、设施完善,能够让人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加上各种折扣活动、宣传活动的盛行,让许多学校热衷于社区图书馆阅读,最对于校内图书馆来说是比较大的冲击。但是高校图书馆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例如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气氛更好、馆藏量更为丰富、书籍涉及的专业面广为广阔,更加适合专业性学习,为此想要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去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阅读,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创新宣传,让学生提高对校内图书馆的兴趣与乐趣,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宣传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校内图书馆的利用率。
1.3 传统高校图书馆缺少智慧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阅读人员更加希望能够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智能化服务。智慧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作为保障,来创建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具体表现为:1)智慧图书馆可以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总结进行上传,让学生坐在图书馆之中让人能够对教师授课内容进行复习;2)智慧图书馆能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实现知识的传递,让学生不在局限于纸质书籍的阅读乏味情绪中,从而提高积极性与阅读效率;3)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判断学生阅读与教师科研内容的需要,对于图书采集,图书分类等内容有着一定程度的深入。
2 新媒体背景下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策略
2.1 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全面信息化
在传统图书馆以纸质版书籍为主,这就对占地面积有一定的要求,且在借阅方面,因为系统的陈旧,导致借阅和还书过程较为的繁琐。基于这种现状之下,高校图书馆建设可以采用5G和物联网等技术,引入先进的自主借阅与还书系统,同时因为节假日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有限,还可以融入自主预约系统,对于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讲都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但是想要这种系统能够彻底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的使用之中,图书工作人员要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完善电子阅读服务体系,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借阅的需求,从而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2.2 学校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宣传
鉴于读者热衷于社会书咖的阅读形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这种阅读方式进行体验和分析,从而制定符合读者需要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宣传上,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新型图书馆的规模、服务和特色,加深学生对于图书馆的全新理解;还可以邀请校领导进行智能图书馆体验活动,并帮助图书馆进行实地宣传;甚至可以邀请当地的作协名家入驻,为学校图书馆提供一些书画欣赏活动,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内容与体验,从多方面来加大图书的宣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尝试创建网络图书馆
在日常的高校学习中,很多学生因为学业繁重,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几乎遍布各处,根据这个原因,学校可以尝试建设网络图书馆,这样一来,学生只需要在手机上输入校园区域网的链接,便可以进入到图书资源库进行电子版书籍的阅读,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网络图书馆包括电子版图书资源库、超链接、检阅条件索引等内容。电子版图书资源库要保证图书的完整性、免费性和可下载性;超链接保证可以在任何网站进行搜索;索引检阅保证图书名称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到,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从而提升网络图书馆的利用率。
3 结论
高校图书馆建设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已经出具一定的成效,但是与预期的智能化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生等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加快智能图书馆的建设与普及,从而保证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彩仙.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6):99-100.
[2]黄红红.学校图书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2007,4(36):78-79.
[3]汪乐平.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的分析[J].学周刊,2016(3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