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探讨

2020-05-20王素清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

王素清

摘 要:本文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入手,介绍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揭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熟,同时也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必需品。面对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的选择、过滤问题,人们对于信息内容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如何为用户提供高效、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的一个重点议题。1999年,美国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协会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7大发展趋势中,个性化服务就被列为第一大趋势。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期刊和电子信息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

关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IBM有这样的定义:收集、储存并分析用户信息,基于用户信息分析结果为用户在正确时间传递正确信息的过程。简而言之,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通过收集、储存并进行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建模,对用户建立用户画像,根据不同的用户信息需求,在众多的信息中自动、主动地为用户推送适合的信息。与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相比,个性化信息服务更注重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更高效地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2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1)以读者为中心。真正将读者用户的信息需求放在第一位,为读者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为用户带来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便利,方便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2)主动性。主动为读者推送内容,而非被动地等待读者上门。在信息开放的时代,图书馆服务不再是从前的“守株待兔”模式,只有主动去吸引用户才能让用户对图书馆产生依赖;只有将服务推送出去才能改变图书馆用户匮乏的危机,也在无形中

3)服务方式多样性。提供多种信息获取方式,按照读者要求的方式进行提供服务,使读者更方便、迅速地获取信息。

4)个性化需求。基于信息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挖掘用户更深层的信息需求,在读者信息搜集过程中了解读者的身份、阅读特点、阅读习惯等信息,分析相关信息,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定制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5)支持外网登录和查询。由于放假、外出等原因的,同样能通过外网的访问信息系统。

3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虽然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校园网,但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计算机硬件更新慢,跟不上科技高速发展的速度。

2)新技术应用服务与馆内实际融合度不够。高校图书馆通常会通过购买数字化技术,但同时也会出现新技术服务与原有设备及系统不联动、集成性能差、互联度低、故障率高、技术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影响读者使用。

3)个性化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强,深度不够。大部分图书馆没有对用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深入挖掘,虽然也提供了信息服务,但流于表面,深度不够。虽然购买了电子资源数据库但数据库商提供的数据仅仅是海量数据的整合,是死数据,无法为高校教科研提供符合其学科属性的专业性参考,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

4)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当前高校图书馆队伍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专业性不足缺少专业化人才,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不高的情况。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还停留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层面上,不少馆员缺少图书馆专业方面的知识,业务能力水平不高,还停留在传统的借书还书这样的,缺少更深层次的服务读者的能力和意识。

5)高校领导对图书馆管理重视不够。图书管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与学校领导对图书馆人员的管理不够重视不无关系,馆员的素质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学科馆员太少,不能满足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6)读者参与程度不够。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而言,用户群体主要是在校的师生。而高校师生用户群体的特点是,他们具有强烈的信息获取欲望,对于信息的发布也有着强烈的兴趣,目前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往往只从图书馆自身资源的角度出发来服务读者,用户反馈和参与的缺失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缺少改进的机会,停滞不前,不利于高效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进步。

4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解决方法

1)强化信息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注重当下网络数字化资源的整合的同时,由于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资源也有所差异,要针对学校的专业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搜集各专业学科重点、科研方向等信息,以此来确立专业数据库主题,对该主题数据库进行开发构建,使数据库内容保持及时最新,对该专题有发展前景的专业课题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同时已经有很多专业院校已建有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如南开大学的“跨国公司研究与专题数据库”、上海财经大学的“世界银行资料数据库”、中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库”“有色金属文摘”、湘潭大学的“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厦门大学的“法学学术数据库”等,可以跟这些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本校的建设成本,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建立用户信息库,增强用户个性化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个性化信息定制是通过信息定制来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的基础,首先需要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等,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到潜在的信息需求点,建立用户模型,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匹配,检索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并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后精准地推送给用户。

3)提升馆员素养,完善人才制度,加大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培训。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上线网络信息化管理后,并没有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这使得其对新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操作存在不足,导致图书资料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图书馆管理员的学习和培训,甚至聘请有关专家为馆员进行讲解和实战训练,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目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使工作人员能与时俱进,具备前沿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增强信息服务的意识。借助于信息技术平台,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系统的学习与认识新技术工具,从而提高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以此让工作人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读者参与。除了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外,提高用户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重点。大多数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图书馆提供的创新的信息化服务不太了解。须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如何高效获取信息,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用户开放参与通道,加强宣传引导,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建设中去。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大背景下,用户对信息需求越来越高,个性化信息服务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优化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化服务建设,注重读者需求的研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大图书馆信息数据库建设,利用科学技术开展图书馆服务,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深化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田雪松.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J].淮海工学院學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

[2]许艳.浅谈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J].价值工程,2012,31(15):228-229.

[3]白云霞.浅议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的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2).

[4]杨衍.创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97-99.

猜你喜欢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