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研究

2020-05-20苏玫瑰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4期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SK2019A0721);池州学院校级重点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实践与重构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CZ2018RWZ01)。

摘 要:村落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本文以“空间表征”“空间实践”和“表征空间”三元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指出空间规划者要做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空间规划;空间实践者要注重传统村落文化的场域保护与差异性保护;空间使用者要主动积极地参与村落文化保护,如此三方合力,方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文化。

关键词:空间生产理论;传统村落文化;场域保护

“村落文化是村落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 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学、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村落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埋于斯的一代代村民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积累而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色,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载体,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依托的根基。但随着城镇化的强势推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逐渐淡出,传统村落日渐清冷,传统村落场域不断消失。传统村落场域的不存在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釜底抽薪式的断层危机。及时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在学术界,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空间转向”“空间生产理论”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本文将以列斐伏尔“空间表征”“空间实践”和“表征空间”三元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来探讨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

一、空间的表征:规划者做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空间规划

列斐伏尔所说的“空间的表征”是指一个社会空间中有关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关系进行的特定再现或表征,尤其是那些被构想出来的,理想型的并且占据支配地位的符号阿卡象征。对空间的规划或想象性构建即是空间的表征。在我国,则指由政府主导及组织各类学科专家參与的自上而下的对城市空间、城镇空间、村落空间的规划和想象性构建。空间的表征在空间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专家等知识技术体系拥有者应该做好空间规划,从宏观的空间格局上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

(一)从顶层规划层面做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

要从战略制定与政策设计的层面做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空间生产顶层规划。传统村落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规划者要组织专家及当地村委,并广泛征求村民主体的意见,在广泛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各方利益均衡式的重保护、适度开发原则,制定保护、修复传统村落文化的各种条例和空间旅游发展顶层规划。

(二)要营造传统文化空间的保护意识

要广泛运用话语、新闻、广告、网络等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意识。人的实践活动受其意识的影响。村落文化的保护不只是政府及规划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在场的村民主体、不在场的社会主体的保护意识,产生一种保护行为自觉,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村落文化保护工作。

(三)要坚持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历史性、主体性和正义性

规划者对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划不能够脱离空间历史、空间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以及空间未来使用者的正当诉求。村落文化空间的形成具有历史性,是历史中的时间、事件、人物在特定空间中不断互动积累而成,脱离历史的村落文化空间是空洞的,不具有遗产性质。村民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存在于村落文化中,他们的主观感受和日常实践使得村落文化空间从抽象走向实质,而空间未来使用者是村落文化延续的依靠,他们对空间的正当诉求体现了村落文化的传承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空间实践:实践者注重传统村落文化的场域保护与差异性保护

空间实践是人们创造空间的方式,属于感知层面。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中,规划者将其文本式规划设想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措施作用于该空间;居住于其间的原住民在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以日常生活的方式生活于该空间等,都是空间实践。空间实践者在空间开展实践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注重传统村落文化的场域保护和差异性保护,避免异化现象出现。

(一)注重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场域保护

场域是村落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物质性地域,是村落文化创造者村民日常生活活动的地理载体。村落文化空间生产的首要前提是场域的存在,否则该空间就无依托,必将消散湮灭。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角力,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化、城市化的渗透,使得中国传统村落瓦解于清末、始见破败于民国,并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保护与传承村落文化的场域刻不容缓。2004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工程在国家层面的开展,以及各省市积极开展的传统村落的调查、保护和申报工作便是一种场域保护实践,该实践共使得全国6811个传统古村落得到了国家级场域存在式保护,同时也带动更多的古村落得到省级、市级、县级的场域存在式保护。

(二)避免同质化、注重差异

空间的生产就是空间被开发、设计、使用和改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日益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通过抽离具体劳动之间质的差别的价值量作为标准,将所有的资本产物同质化,社会空间亦不可避免,而由其主导的一体化的消费理论和价值观侵蚀着人们的地方感和民族性,瓦解了地域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当资本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大肆进入传统村落时,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要尽力避免被同质化。

(三)避免异化

异化是文化遗产的空间被消费主义注入时可能给遗产本身带来的负面后果。消费使得文化遗产空间被客体化、商品化、继而转手,它会割裂原本是日常生活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化生活方式,将其碎片化、失真化,并最终变成毫无特色的普通商品。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中,各方作用于其中的空间实践应该坚持村落文化由原创村民所有,并仍然是流淌于村民血液中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脱离日常生活方式只为经济利益驱使的表演作秀。

三、表征的空间:使用者要主动参与村落文化保护

表征的空间属于生活层面,是通过相关的意向和符号而被直接使用的空间,是一个被动的生活的经验空间。表征的空间更加注重空间使用者的体验和经验,而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中,最常使用者是广大的当地村民,他们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存在于和使用着该空间;临时使用者主要是由村落旅游开发而引发到场的游客,他们以“凝视”的方式存在于和作用于该空间。这两个使用群体能在最广泛地意义上影响村落文化空间的生产。

(一)村落原住民要沉浸式融入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

村民是否沉浸式融入村落文化保护工作,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政府是否重视对村民的引导和支持。目前有些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着变动为静的展览式开发策略,忽视、漠视甚至不让本地居民参与,或将其外迁,或用“遮羞布”“涂层墙”等将村民与旅游景区隔离起来,这不仅让传统村落成为丧失生活气息的外壳,也间接促使村民进一步漠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衰落。二是村落文化保护中对村民的利益诱使是否达到预期。村落是村民的生存空间,围绕着村落可以开展的生计是村民对村落空间产生依靠、信赖和忠诚的来源。如果能够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使得村民从中所获得的经济预期超过通过破坏、离村所带来的经济预期,那么村民必然会积极保护和维护当前的村落文化。因此,要调动村民的主动性,使其积极的投入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中去,一方面必须重视村民对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感、参与感和实践感,让其仍然以积极地“日常生活”方式存在于村落文化场域中;另一方面要深挖村落文化资源的旅游特性,结合现代化的媒体展现技术,大力发展村落文化旅游,提高村民对村落文化资源经济功能的预期。

(二)游客要主动参与村落文化空间的建构

作为村落文化空间的临时使用者游客要主动建构村落文化意象,不能当“空间的流浪者”。游客主要通过“凝视”来参与景观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最常见的就是游客对当地人的观看活动,但这种简单的观看,只能让游客产生对村落文化的表面思考,不产生任何义务性的责任,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参与村落文化空间的建构。也就是說,他们只是“空间的流浪者”,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村落要多开发一些具有较强体验性的文化项目,让游客在体验中产生对村落文化的情感义务,从而主动建构村落文化意象,保护村落文化。如可以将村落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等融入农业生产、建筑设计或者体验性项目之中,让游客在获得餐饮、住宿、游玩等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主动进行换位式思考,为认可、推广和延续当地的村落文化做出贡献。

结束语:

社会科学研究视角的空间转向和空间理论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是一个由各级政府、开发商、知识分子、原住村民、游客等共同角力的多相生产。其中,最重要的或者起支配作用的是占据权力强势地位的规划者,但村落文化空间始终属于生于斯、长于斯、埋于斯、传承于斯的原住村民。所以要理清各方的权益关系,尽力做到平衡发展,在保住村落文化场域的基础上,避免出现同质化、异化,尤其要调动原住居民主动参与村落文化空间建构,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赵东.浅谈村落文化中的俗民因素[J].思想战线,2008(06):102-104.

[2]宋奕.人类学空间视角的文化遗产研究[J].中国名城,2009(07):32-39.

[3]林叶.城市人类学再思: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三元关系、空间视角与当下都市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18(03):16-33.

[4]李秀玲,秦龙.“空间生产”思想:从马克思经列斐伏尔到哈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60-64.

[5]范文艺.空间视角的山水旅游小城镇审美解读——以漓江流域兴坪镇为例[J].2019(09):67-71.

作者简介:苏玫瑰(1983-),女,湖北省荆门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安徽省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