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

2020-05-20胡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困境农村职业教育治理路径

胡华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指导纲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必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与全面化变革。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仍存在观念认识缺位、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供需失衡、教育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为此,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指引,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队伍建设、调节供需结构、健全教育体系等措施破解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困境,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职业教育;重大机遇;实践困境;治理路径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strategy propose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also a guiding program for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lack of concept and understanding, weak teachers, imbalance of education supply and demand, and in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the guidance,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be solved by changing ide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ms,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Practice dilemma;Governance path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化、开放性的社会工程,农村职业教育是这项社会工程的重要构成,与“农村普通教育、农村继续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相辅相成”[2],能够有效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的農村职业教育还面临不少现实挑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其服务功能的发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更好服务新时代“三农”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介绍了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困境和治理路径。

1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1.1 国家高度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基本道跹,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缓解农村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压力。从国家层面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加以实施和推进,这充分彰显了国家对于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由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应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即要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方式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及其对高素质技能型农村人才的需求,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建设目标。

1.2 政策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及各部委出台了系列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对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例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强调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的重要论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作了顶层设计。2018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作了全面部署。2018年9月颁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战略首个5年工作做了具体规划,标志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正向预期:随着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和完善,政府将更加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并引领农村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1.3 社会发展驱动

当下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型期,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反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集中体现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具备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农业经营者队伍之间的不协调。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农业经营者队伍。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农业职业教育对提升农业经营者队伍素质、转化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科学与技术成果推广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在我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村职业教育应紧扣社会发展脉搏,通过农业技术引进、农业知识传授、实践基地锻炼等方式,引导农村农民、返乡青年、驻村村干部等各类农业经营者获取最新的农村政策与农业资讯,并积极运用到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破解以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3]的发展困境,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以及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素质提升。

1.4 发展空间拓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专业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进农业从增加产量想提升质量转换,在供给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如通过构建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农林牧副渔统筹推进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升级;通过增强农产品附加值、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群、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市场化运营、打造优势农业品牌、构建以品牌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链条的农业品牌建设格局。从现实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叠加交织,必将有利于加快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引导现代农业各环节和流程对大量专业化生产、经营、设计、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困境

2.1 观念认识缺位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农村职业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不少地方政府、农村职业院校以及农村社会领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和特点在观念上存在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缺位现象,这势必影响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力度和服务成效。在政府部门层面,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为图省事,习惯于把普通教育发展模式机械套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如在考核评价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时,习惯用普通教育通用的升学指标作为评价对象,使农村职业院校不得不围绕升学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而忽略了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初衷和目标,加之多部门管理且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出现了“弱农”“离农”甚至“去农”的不良倾向。在农村职业院校层面,受升学考核指标及职教专业人才缺乏的影响,一些农村职业院校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认知不清,片面将对口升学而不是培养对接、服务、提升、引领产业、准确把握“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4]现代农业发展趋向的农村管理人才作为办学根本,引发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明的问题。在农村社会层面,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民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存在鄙视的看法,不少人狭隘地认为子女只有考进更高学府才是正确选择,至于升学以后是否获得真才实学反倒成了次要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学生在选择职业院校时信心不足、兴趣不高,降低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2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长期困扰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不合理、技能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在教师技能结构方面,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是一种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类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也应以专业技能型教师为主。不少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严重短缺,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难以应对发展需要”[5],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教师专业结构方面,从农村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功能看,涉农专业类教师应是教师队伍主体,这符合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和要求。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区的农村职业院校开設了大量面向工业和服务业的专业,新专业的设置导致相应的教师专业结构也随之调整,使得涉农专业教师比例降低,出现了“离农”,甚至“去农”倾向,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教师学历结构方面,《教师法》对职业院校教师学历结构有明确规定,取得中职、技校教师资格应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应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目前,还有不少地区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专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学历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佳,无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化、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供给。

2.3 教育供需失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袤农村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为新时代“三农”建设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供给,有利于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供需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和市场导向的供需失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供需失衡、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供需失衡。在专业设置和市场导向的供需方面,从发展趋势看,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尤其是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二者之间在供需端还存在失衡的情况,可以归纳为“两个滞后”,即专业设置滞后于农村社会发展实际、教学内容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使农村职业教育对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供需方面,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看,“超过90%的职业教育资源倾向于学历教育”[6],不可否认的是,学历教育为现代农业转型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但学历教育的超高比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空间,无法满足大量农村适龄劳动者对职业技术技能的继续教育培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公需的失衡,加剧了农村缺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供需方面,职业教育是一种侧重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类型,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不少农村职业院校的基础教学设施还比较落后,缺乏足够的教学设备和实践场地,“开展的教学活动充其量只是‘教学演习”[7],“加之生源质量下降、教育理念落后等多重因素的叠加”[8],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未得到显著改善,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发挥。

2.4 教育体系不完备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备,主要表现在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不完备、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机制不完备、多元开放办学体系不完备。在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方面,当前我国基本确立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但从整体来看,这只是完成了制度框架的整体设计,其他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机制协同推进方面还有差距。从横向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横向贯通机制还不完备,如果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基本等同放弃了其他教育类型的受教育机会;从纵向看,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包括高等农业职院、中等农业职校及其涉农专业体系。但不少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仍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纵向衔接机制的不完备导致教学资源存在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情况。在多元开放办学体系方面。部分地区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尚未打通职前、职后培训体系,培养培训、资格认证一体化机制还不完备,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农村特色不够,涉农专业萎缩”[9],加之农村地区发展产业聚集程度较低,对企业、行业、产业参与“三农”发展的吸引力不足,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

3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路径

3.1 转变思想观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旨在服务新时代“三农”建设,这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与基本功能的集中体现。转变观念,明确服务理念和服务定位是当下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首要前提。一是地方政府部门思想观念的转变。各级政府部门在统筹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新时代“三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电视报刊、两微一端等各类媒介,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享有同普通教育同等的发展机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在“三农”建设中的“显示度”。同时,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力戒将普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机械嫁接到农村职业教育领域,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符合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建设规律的举措手段。二是农村职业院校师生观念的转变。从职业院校层面看,应当大力营造“富农”“向农”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院校师生深刻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价值,引导学生坚定为“三农”建设做贡献的远大抱负。同时,要营造开放培育理念,将农村职业教育看作长期、持续的育人过程,实现从“培训”向“培育”的有效转变,扭转社会大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误解乃至偏见。三是農村职业教育发展氛围观念的转变。从农村职业教育占比看,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占比较低,应通过补贴补助、融资优惠等措施,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占比,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不断优化,“营造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10]。

3.2 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必备条件。一是充实师资数量。通过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政策倾斜等措施,吸引来自师范大学、职技师院以及综合大学师范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职业院校任教。同时,聘任涉农企业中兼具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骨干、技能大师为学校授课专家,定期到校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拓宽师资队伍来源。二是完善师资培训。通过加强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三方协同,实施新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培育工程、职业院校教师骨干培训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规模以上涉农企业开展深造培训和挂职锻炼,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师资对于改革。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进一步深化职教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增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创新机制保障,建立健全职教师资队伍自我成长激励制度,在工资收入待遇、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向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倾斜,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让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安下心、留得住”[11]。

3.3 调节供需结构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在需求端,而在供给端。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紧紧围绕“供给什么”和“如何供给”,在农村职业教育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一是政策供给方面。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投资与回馈机制,构建长效激励制度,吸引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积极投入新时代“三农”建设。二是资源供给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优惠政策,激发各级政府部门发挥自身资源配置的职能,调动各类资源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增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如鼓励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土地、厂区、税费等各类资源的供给,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供给是重中之重,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供给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12]。三是专业优化供给方面。在专业建设和优化供给上,可由政府牵头组织,引导本区域农村职业教育院校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职业教育合作,强化本区域内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科研工作,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流程,加强基于岗位群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主动服务企业、主动服务社会、主动与市场对接”[13],推动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人才需求。

3.4 健全教育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必须健全符合新时代“三农”建设要求的农村职业教育。一是构建城乡职业教育培训共同体,通过统筹规划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发挥农村人才培养服务功能,通过统整城乡职业教育培训优势,以城带乡,城乡互动,通过统筹课程开发、教材建设、项目研究等城乡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引导优质培训资源充分互动。二是建立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制度。

地方政府应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多类型的人才需求,打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转换渠道,为“三农”建设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优秀人才,满足基层民众从业培训、提升生活品质、接受终身教育的多元满足。三是完善优化职业教育培训方案。培育对象和培育目标的不同,培训任务和培训方案也应做相应调整。重中之重是以胜任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完善培训大纲,选编培训教材,明确培训方式等。通过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培训设置优化机制,明确课程培训组织目标,打造课程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形成基于岗位群的优质课程培训体系。通过完善模块化课程方案,确定体现农村产业需求、新型农民成长需要、农业结构优化的培训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如乡村民俗课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等,并实施“基于农民个体特征以及从业特征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的学分银行制度”[14],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胜军,马建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三问[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61-65.

[2] 李娜.精准扶贫战略下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7(5):20-23,35.

[3] 李君,冯德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8(22):150-151.

[4] 刘鹤翔.大农业观视角下农职业教育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9):1-2,53.

[5] 顾馨梅,许金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5(6):9-13.

[6] 孙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8(13):5-11.

[7] 杨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158-160.

[8] 张成涛,张秋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79-85.

[9] 高俊梅,李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职业教育,2018(4):22-25.

[10] 冯蔚.农村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平台搭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5):155-157.

[11] 许书烟.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4-6.

[12] 陈波涌,唐智彬.论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内容与途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86-90.

[13] 李琦.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以东北师大皓月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31-33.

[14] 马建富,郭耿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及支持策略[J].职教论坛,2018(10):18-24.

猜你喜欢

实践困境农村职业教育治理路径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
怎样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实践困境”与“迷男方法”中获得的商业启发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