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纳的千层底
2020-05-20徐朝
徐朝
岁月不饶人!我年过花甲后,穿皮鞋总觉得卡得难受,老伴儿说:“还是回老家,把咱娘做的千层底布鞋拿来穿吧。”
我从上小学到初中,都是穿老娘为我做的千层底布鞋,冬天穿棉的,春、夏穿单的。上高中后,娘知道我爱美了,省吃俭用,冬天为我买双反毛皮鞋,春、秋买双球鞋,夏天买双人造革的凉鞋,那时,还没有真正的皮凉鞋。
说起纳制千层底布鞋,工序十分烦琐,首先是打袼褙。秋收以后,娘会挑选出较为结实的破衣服布折好铺平,早起做饭时,多煮点玉米粥,剩下的玉米粥,娘在吃饭桌面上,先刷一层玉米粥,然后铺一层布,以此类推,要铺四五层布,放在太阳底下晾晒。有时,在砖墙面上,照此方法打袼褙,袼褙晒干后压平,准备纳鞋底。娘根据全家人脚的大小肥瘦,分别剪出鞋样子,然后开始纳鞋底,在秋、冬两闲季节,邻居们凑在一起纳鞋底,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针线笸箩,针头线脑样样俱全。纳鞋底既是细致活儿,又是辛苦活儿,鞋底得用四五层袼褙,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纳,由于底子太厚,手劲不大的扎不透,大都在手指上戴上顶针,上面有点点麻窝,作为顶针用。我娘年轻时,手特别有劲,针扎下去就能拔出来,实在拔不出来,用牙一叼就把针拔出来,岁数大了以后,手劲小了,纳不动,只好用针锥扎上眼,然后再入针,随后用小钳子把针拔出来,这样虽然省劲但很费工,真是“千层底,万针线”。再是缝鞋帮子。鞋帮子,根据男女选择颜色,男人大都用黑色的、青色的布,女人一般用红色和紫红色的布。娘用日常节省下来的小麦白面搅拌成糨糊,一层层把鞋帮子布打成薄袼褙,晾干后剪出鞋口,那时没有缝纫机,上下鞋口只能用小针缝,经常看到娘盘腿坐在炕上,前面放着针线笸箩,戴着老花镜,不时地穿针引线、用剪刀裁剪布边,真是精雕细琢。最后一道工序是绱鞋。把鞋底纳好,鞋帮子上下口缝好,开始绱鞋,也就是鞋的成形。绱鞋可是技术活儿,鞋帮子绱得太紧了,穿鞋时就费很大的劲,还会卡脚,鞋帮子绱松了,走起路来不跟脚,容易掉鞋。
难忘的是,1986年秋后的一个星期天,一大早娘就给我媳妇说:“今早多煮点粥。”当时我和媳妇不解其意。吃饭后,满头白发,腿脚不得劲的老娘正在找布打袼褙。妻子就帮着老人忙活,我怀着心疼带有埋怨的口气问娘:“娘啊,你这是干什么?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布鞋?”娘边打着袼褙边说:“儿啊,你还年轻,又是国家干部,爱体面,等你退了休,上了岁数,就知道穿娘给你做的千层底布鞋的滋味了,趁我还能干得动,給你做几双放着吧。”
1987年冬季,老娘病逝,深夜我在灵前,望着柜子上摆放着娘为我缝制的4双千层底布鞋,痛苦万分,暗自落泪,此时,才悟透了“慈母手中线”的含意。
责任编辑: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