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探究阅读

2020-05-2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物理学家历程鲤鱼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作者加来道雄是一位日裔美籍的理论物理学家。作为一篇科普文,本文并没有讲解高深的理论物理学知识和道理,而是重在回顾作者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大意义的两个阶段,三件事情,历时性和共时性并存的结构安排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一、对鲤鱼世界的幻想

作者蹲在小池边,想象鲤鱼是怎样观察周围的世界的,“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它们认为,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已,于是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鲤鱼科学家”的突然消失和再次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证明了另一個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鲤鱼观察世界的角度、结论和困惑,也隐喻了人类对世界的观察角度、结论和困惑,作者由此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人类以外的空间存在的可能性,为其对高维空间理论乐此不疲地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作者因为老师的引导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感到“激动人心”,一个八岁孩童在心里对水池中的世界的文学想象成为了现实的想象,并成为一种神秘的招引力量,“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他把爱因斯坦遗留下来的“统一场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因此立志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

三、高中阶段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高中时代,作者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他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

从这三件事情的叙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叙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而是揭示这教育历程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哪些方面的“教育”最为重要。

想象力:科学需要想象力,想象力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是和自然做着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在研究中乐此不疲,充满激情。

实验精神:想象力和乐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导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了增强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使复杂的事理浅显化,作者在构思和语言上有着精巧独特之处。

在选材方面,选取的素材很生活化,无论是童年时期的两件趣事,还是高中时期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都极具趣味性和故事性,吸引着读者的注意。

在材料处理方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整体上,一篇叙述“历程”的文章,选取了三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叙写,突出作者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局部上,作者一笔带过相关的理论书籍是如何启发引导他研究的,重点放在制造“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让读者明白了一个科学家成长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成长因素”。

在语言表达方面,作者语言亲切自然,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鲤鱼科学家”对自己突然消失和再现经历的叙述以及“鲤鱼”们对此感到荒谬和匪夷所思的反应,作者描写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本文结构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紧扣“教育历程”来叙写,让高深莫测的科学走下神坛,让读者能够轻松地接近并热爱科学,使科学具有普适的价值,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猜你喜欢

物理学家历程鲤鱼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小鲤鱼的问候
鲤鱼跳龙门
再见,史蒂芬·霍金
异同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物理学家(三)
红鲤鱼的“三十六计”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