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哪家强?
2020-05-20赛迪顾问
最近,赛迪顾问发布了《中國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并列出了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排名 ,本文予以摘要刊发。此外,本次研究报告基于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相关数据计算。评价结果计算完成后,以单项榜单总分第一名区域为基准,并评价指数为100。通过将各区域总分与基准对比,计算各区域评价指数。
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
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充分展现了我国六大汽车产业聚集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第一梯队(得分90~100):广东省、湖北省、上海市三地位于第一梯队, 三地在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资源雄厚。
第二梯队(得分80~90):吉林省、江苏省、北京市位于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地区相比, 第二梯队地区在核心企业实力、区域生产竞争力方面有一定差距。
第三梯队(得分70~80):包括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浙江省、重庆市两地虽聚集了大量优质资源,但在地区产能利用率方面存在重大短板,对区域产业资源高效利用、产能再投资形成一定的拖累。
第四梯队(得分50~70):包含福建省、河北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十一个地区。第四梯队地区主要是六大产业聚集区中的非核心地区,多为核心地区提供产业配套。
总部 /研发型竞争力排名
研发/总部型竞争力排名中,资本活跃、龙头企业聚焦区域占据显著优势。
第一梯队(得分90~100):包括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三地。三地均聚焦了大量国内外重点整车、零部件企业,持续研发能力较强、配套设施完善。
第二梯队(得分80~90):包括吉林省、江苏省、北京市。与第一梯队地区相 比,三地在重点企业及基础设施方面有所欠缺。
第三梯队(得分70~80):包括重庆市、 浙江省、山东省 。三地在重点零部件企业、现有产能利用率等方面与领先地区的差距更为明显。山东省虽然在乘用车领域并不突出, 但拥有重汽、中通等重点商用车企业,以及潍柴动力等零部件及重型机械企业,因此也获得较高分数。
辽宁省虽拥有宝马集团,但近些年宝马的中国本土化研发移至北京,研发力量有所下降,因此排名较为靠后。
生产竞争力排名
生产型竞争力排名中,拥有良好的企业配套关系和充分的产能利用的区域更具竞争优势。
第一梯队(得分90~100):包括广东省、湖北省两地,两地在产能、产能利用率方面较为领先,并围绕核心主体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供应体系,如广东的日系车供应链。
此外,两地车企、零部件企业聚焦度较高。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例,聚集了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国汽车产业链停滞,也显示出湖北省在汽车中的地位。
第二梯队(得分80~90):包括上海市、吉林省两地。上海市在产能、产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由于城市承载力有限,大量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外迁至苏南地区,导致上海市得分下降。
第三梯队(得分70~80):包括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江苏省。与第一、第二梯队地区相比,第三梯队地区产能利用率不足、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不足问题更为显著。
五个地区中北京市产能利用率最高, 也仅为60%左右。再加上因环保、城市规划等问题造成的制造业外迁,导致北京市综合评分仅7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