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洛新村生态移民安置前后经济变迁研究

2020-05-20尕藏措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果洛新村牧民

尕藏措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1 问题的提出

三江源地区曾水草丰美、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但近40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与荒漠化面积逐渐增加,冰川、雪山面积不断萎缩、湖泊干涸,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全县境内的4000多个湖泊枯萎干涸,70%以上草地严重退化,为恢复和保护玛多县生态环境,进行了禁牧减畜和大规模生态移民迁移工作[1]。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多数是乡内和县内迁移,有些只是从核心区迁移到缓冲区或实验区,小范围的生态移民难以彻底解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果洛新村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果洛州唯一跨州迁移的移民社区[2]。

2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果洛新村是果洛州唯一跨州安置的移民社区,地处省道S101西久公路路边,位于海南州同德县巴摊,距同德县城22公里,距果洛州政府驻地大武镇180公里,距玛多县政府驻地400公里。移民来自于玛多县黑河、黄河乡,共有189户731人,大部分为藏族。

黑河乡距果洛新村412公里,海拔4300米,2005年时有500户,总人口为2177人,从黑河县迁移的移民属于8个不同移民社,分别是黑河乡玛拉驿牧业社、黑河乡江措牧业社、黑河乡赫拉牧业社、黑河乡尕拉牧业社、黑河乡隆埂牧业社、黑河乡江多牧业社、黑河乡刊木青牧业社、黑河乡拉驿牧业社,迁移果洛新村92户378人,占果洛新村总人口的51.7%。

黄河乡距果洛新村455公里,海拔4100米,2005年时有550户,总人口为2264人,从黄河县迁移的移民属于6个不同移民社,分别是黄河乡江旁牧业、黄河乡热曲牧业社、黄河乡阿映牧业社、黄河乡白玛纳牧业社、黄河乡塘格玛牧业社、黄河乡斗江牧业社,迁移果洛新村96户346人,占果洛新村总人口的47.3%。有1户7人从花石峡迁来,占果洛新村人口的1.0%,详见表1。果洛新村规划面积551.67亩,189户实际用地为499.68亩,规划发展用地52亩,161户养畜户,户均住房面积63.15平方米,畜棚100平方米,旱厕3.55平方米;28户商铺房,户均住房面积75平方米。户均投资8万元,总投资1512万元。水、电、路、学校等基础设施投资491万元。189户于2006年末全部搬迁入住。

表1 安置前果洛新村移民的原住址

2.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在调研期间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近半个月,融入他们生活中并观察和了解他们日常行为,在此基础上与居民深度沟通,从中了解和认识生态移民前后生产生活状况变化。对村里一些移民政策、配套政策和基本情况进行深度访谈,主要访问村里工作人员和在村里有权威的老人,共访问了7人。对涉及移民本身生活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解,分别从移民本身的基本情况、移民前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移民前后基础设施普及率。按户为单位进行调查,共完成30份问卷,有效问卷30份。在下文的分析当中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访谈内容作为解释资料使用。

3 安置前后生产生活状况变化分析

本文将从安置前后生产和生活状况两方面变化分析果洛新村生态移民安置前后经济的变迁。

3.1 安置前后生产状况的变化分析

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对世代逐水草而居、并以游牧方式来生存的牧民而言,搬迁不仅仅是生存空间的转移,更关乎到移民生计等问题[3]。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移民所采用生计及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中,将生产分别称为“自己生命的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

3.1.1 生产方式变化分析。果洛新村移民原居住地玛多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占果洛州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玛多县土壤类型以优质草甸草原土,碳酸盐高山草甸和高寒草甸土为主,植被以草木和灌木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玛多县以畜牧业为主。搬迁使他们打破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从畜牧业到非农非牧转变,促使牧民从畜牧业部门流向工业部分和商业部门。由于工业部门在技术上的要求高,使移民很难胜任此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移民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和经商。移民由于生产技能、文化水平和传统观念受限,55岁以上移民选择外出工作的较少,30至55岁之间的移民,由于知识与技能的双欠缺,谋得一份稳定工作的难度大,大多数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处于待业状态,而男性一般以打工干体力活为主[4]。有技术的移民在社区安置点的生态园和服装厂从事工作,相比其他移民他们工作和收入都较稳定。

3.1.2 收入方式来源变化分析。牧业收入是牧民最主要收入来源,牲畜数决定了收入多少和家庭的富裕程度。移民是他们变卖了家里牛羊,离开了草场,同时也中断了牧业收入。安置后,为了生计,移民从事二、三产业工作,使得他们其它方面的收入增加,移民其它方面收入主要有草场补贴、取暖及生活燃料补助,生活困难补助、打工、经商、挖虫草等方面收入,其中草场补助款在其它方面收入来源中占的比重最大,政府每年按人头对其进行补助,每人每年9000元。

3.1.3 生产经营性支出变化分析。随着安置后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性支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生产经营性支出有固定资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畜牧业固定资产支出主要是在网围栏、畜棚等支出上,而转移性支出是饲草、兽药等方面。果洛新村以无草场为主安置,草场上交当地政府,搬迁后到乡镇定居。移民后基本上退出畜牧业生产,以纯劳动力作为再生产的投入,牧业上的生产经营性支出变少,其它方面的生产经营性支出数额增大。

3.2 安置前后生活状况的变化分析

生活状况能反应到生活水平的好坏,生活方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活动。广义的生活方式指除物质层面外还包括精神层面。本文以狭义生活方式来分析生态移民前后生活方式变化。

3.2.1 住宅变化分析。安置前,玛多县(黑河乡、黄河乡)藏族移民过着游牧生活,有夏季草场为主“夏窝子”和冬季草场为主“冬窝子”两个住所。夏季牧民逐水草而居,居住在用牛羊皮毛制成的帐篷中,冬季牧民居住在土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房子里,冬窝子一般会选择在背风的山脚下,房屋质量一般,防寒能力较弱。燃料一般是用动物粪便,虽然易燃烧又能节省开支,但不易保持屋内的整洁,卫生较差。安置后,161户移民居住在砖木结构房屋里,户均面积63.15平方米,其余28户移民房屋为砖混结构的二层商品房,户均面积75平方米。与安置前的生活环境相比改善了很多,室内有自来水和厕所,干净卫生,吃水用电都很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舒适性、保暖性和安全性。在新的居住环境里,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因季节变化在不同居住地的差异。

3.2.2 生活耐用品变化分析。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移民在不同程度上更换了生活耐用品,其中电视、冰柜、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更换率较高。安置前,家用电器种类单一,大部分牧民家里最常用的电器是太阳能,经济条件好的牧民家庭可能会有电视、冰柜等。安置后,国家给移民户发放了基本的家用电器,如电视、冰柜、洗衣机、电磁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收入增加,移民使用家用电器种类变多且更换频率快,通过移民使牧民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并且生活方式变得较多样化。

3.2.3 交通运输工具变化分析。移民都普遍表示交通条件比迁出地方便了许多,在安置前,牧民出行主要靠步行、骑马、骑摩托车,其中骑摩托车是最奢侈的出行方式,在加上草原牧区的道路情况不是太好,因而出行时最常用的是骑马。安置后,牧民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数量在增加,一些牧民把购置车辆作为谋生工具,从事客运和货运。骑马出行方式已退出移民点生活,私家车和摩托车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出行方式更加现代化,出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3.2.4 生活性支出变化分析。日常生活性支出的变化,以食品消费、水费、电费、服装、教育、医疗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安置前后随着消费结构、收入来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日常生活性开支比重发生了变化。

在安置前,饮食主要是牛羊肉、糌粑、酸奶、曲拉、酥油、奶茶等为主,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食物方面支出少;安置后,移民失去了自家的草场和牛羊,无法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获得肉食品和奶制品,原有生活物资品的中断使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安置后主要是以米、面、蔬菜为主,安置前的主食牛羊肉变为一种辅助食物。在调查中,移民普遍反映各类日常性支出的增加项目中,食物支出增加的移民最多,但安置后食物的选择比以前变多,能经常吃到以前不易买到的米、面、蔬果等,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移民的饮食结构。

在牧区主要穿藏袍,藏袍厚实耐寒,适合高寒气候环境,藏袍大部分是牧民自己缝制,在衣物上支出较少。在实地调查中观察到,安置地年轻人绝大部分身穿现代服饰,年长者穿藏袍的较多。新的环境使移民穿着在逐渐被现代化。安置后,服装都需要从市场购买,无形中增加了移民的支出,加大了生活成本。

安置前,牧民水、电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牧区有很多湖泊、河流,牧民喝泉水,不需要缴纳水费。移民后,仍不需要缴纳自来水费,但水源不稳定使得每年春天一个多月期间需要购买水,这对移民来说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项开支。在牧区大部分牧民利用太阳能照明,移民后电及电器的使用变多,使得水电开支在生活性支出中的比重在增加。

果洛州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设施落后、离学校较远及交通不便等原因,很多孩子被迫辍学,不能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牧民文化水平普遍低,大部分处于纯藏语环境中,安置后很多场合都需要用汉语。牧民得知文化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让孩子接受更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安置前,看病要到当地乡镇或到县城,医疗设施不齐全、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欠缺,有病都是拖着不看,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比较远的医院。安置后有社区卫生院,移民看病变得方便,很多医疗设备也在逐渐完善,不过较高的医疗费用同样增加了移民的支出。

3.2.5 基础设施变化及普及率分析。以学校、医院、卫生所、道路、路灯等为主对安置前后基础设施变化及普及率进行分析。安置前,由于居住地离学校远,交通不便等导致大量学生辍学在家。安置后,离村3公里处便有学校,也可以到就近同德县城上学,学校选择性变多,入学率上升。在牧区,才能真正体现到“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要到镇上或到县城,往返的路费和医疗费用加大了看病成本,安置前,看病问题困扰着牧民生活;安置后,社区卫生所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和看病的费用。安置前,基础设施普及率低,安置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基本基础设施达到应有尽有,可以享受到完善和便捷的基础设施。

4 影响果洛新村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状况因素

4.1 收入来源不稳定

虽然大部分移民对政府生态政策和退牧还草持赞同态度,但同时也对今后的生活状况流露出担忧。大部分移民认为,移民后生活质量较以前有所下降,原有自给自足生活所需品肉、水和其他食物需要用钱购买开支大,收入除每年每户按人头数发放的9000元补助外,其它方面收入来源极少且不稳定,还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此,相比支出的增加而收入变少,生活质量下降,尤其对于人口多的家庭来说,生活困难问题更为突出。

4.2 支出增加,资金难以积累

由于收入来源渠道少,同比安置前支出增加,一年总收支相抵后几乎没有剩余资金。尤其是近几年来物价水平的上涨,移民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收支不平衡使贫困问题较严重,增加了移民对今后生活不确定状况的担忧。

4.3 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

由于所处生活环境缘故,移民中文盲人数较多,加上长期从事畜牧业劳动技能单一、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受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下,就业岗位受限,劳动力过剩。影响了生态移民的就业问题和增收。

4.4 思想观念较落后,难以适应打工需要

因长期生活在牧区,受到文化、习俗等影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上,定居迫使牧民这个自给自足群体参加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工中学会自己挣钱。因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把挖虫草定位为增加收入主要渠道,创业和外出务工定位被迫之路,使收入来源显得单薄,另外年龄较大的移民在打工中适应能力弱、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导致使用单位对移民缺乏基本信任。

4.5 后续产业发展路径小,缺乏支撑

产业结构单一,销售渠道面窄,自主发展能力弱,全面实施禁牧政策后,畜牧业的优势功能消弱,后续产业发展缺乏可供选择的条件和产业支撑。安置点的金银绵羊育肥专业合作采取对外承包方式经营,民族服装加工厂、生态园、炒面加工厂发展扔处于摸索阶段,还未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后续产业快速发展和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采取的措施停留在鼓励移民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上岗前的技能培训上,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导致移民点的后续产业缺乏实质性工作进展,对安置点的增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5 改善果洛新村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移民切实做到了牧民从生态保护区迁出的工作,但要稳的住、留的住生态移民,绝非易事。如何有效解决牧区搬迁人口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如何有效杜绝“生态移民”变成“生态难民”,这一系列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到达预期效果。要改善果洛新村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真正解决移民面临困惑、困难。使扶贫移民对象幅度减少,中等收入移民阶层扩大。

5.1 完善移民政策和调整补偿机制

进一步完善牧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较为严格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有效防止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扭曲和变形。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专项生态移民资金或生态扶贫补偿资金。向移民提供小额贷款,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保障牧区移民的后续生产生活。因冬季没有打工地,收入来源方面紧张,建议采取按月发放草场补助款。鼓励移民创业,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移民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减少对政府生活补偿的依赖性。

5.2 发展后续产业增加收入来源

5.2.1 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发展后续产业能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果洛新村后续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在搬迁初有的后续产业,因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等原因没有给移民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情况不同,应根据实际经济情况、资源禀赋来制定能给移民带来综合收益最大产业,不能盲目效仿及追随,应结合本村发展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搬迁后移民比较集中,劳动力资源较充足,可以大力开发建筑业和服务业,鼓励农牧民转产,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政府要对移民进行双语职业培训,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2.2 大力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目前,果洛新村后续产业的发展还不太成熟,在短期内无法给移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对移民进行劳务输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在用工方面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培训,把剩余劳动力输送出去,这不仅解决了闲置劳动力问题,而且增加了移民收入,大大提高了移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

5.2.3 积极发展高原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发展特色乡镇旅游业。果洛新村有巴摊草场、巍峨的雪山、众多的湖泊、以及藏传佛教寺院使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应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产业,逐步形成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

5.3 提高移民文化层次和谋生能力

5.3.1 完善教育平台与体系。“少年强,则国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下一代同样肩负着重任,要想彻底改变现在处境,惟有教育,移民子女通过正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自主就业的能力,提升适应城镇生产生活能力,摆脱对草原的依附。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投入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注重教育,教育能改变一个人命运同样也能改变一个民族,要解决移民在生产生活方面问题也应该注重地区教育投资力度。

5.3.2 加大民族文化教育。一个民族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有自身的文化,有自身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所以有必要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5.4 建立和完善移民社会保障制度

5.4.1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保能够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牧民离开草原后,生活环境的改变,生产方式转变,移民应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但为避免移民过度依赖政府的转移性支付,应明确界定享受标准及金额,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照顾到生活水平低下的移民也能防止公共资源的浪费,相应的也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及促进该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5.4.2 完善就业保障制度。移民后,由于语言、技能等缘故,在就业市场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大部分移民只能在建筑行业中从事短期或临时性工作,在加上西部地区建筑工程周期短,更多时候处于无业状态,要解决过剩劳动最佳方案就是对这部分移民进行就业方面的培训让牧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保障制度,赋予牧民城镇居民同样就业待遇,同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措施上,有针对性的对失业移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移民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5.4.3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移民收入水平较低,很难承受一场大病的开支,较少数移民因沉重的医疗费用背负着巨额债务,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国家应加大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比例和增加大病补充医疗报销范围,对大病医疗费用在报销金额上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移民对患病担忧和负担。

5.4.4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藏族因传统观念,缴纳养老保险观念较弱,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决移民搬迁后的养老问题,并适当降低领取年龄段,因移民很多原本在牧区通过自身劳动能创造财富及养活自己人,在新安置点处于提前退休状态,需要依靠政府养老金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猜你喜欢

果洛新村牧民
牧民的遗嘱
牧民歌唱冬奥会
果洛州草原建设综合措施初探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现代塔哇”的含义及其特征——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三大寺院的塔哇为例
商人买马
青海果洛州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探究
果洛玛沁的九天九夜——青海果洛玛沁“8 ·30”山体滑坡抢险纪实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