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产业的经济联系

2020-05-20□葛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4期
关键词:调水南水北调水资源

□葛 爽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0 前言

水资源、环境与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南水北调作为国家战略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的重点,对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部地区属于南水北调工程起点,中线工程输水处于湖北省,中部区域则是受水区,河南省作为主要受水区,比重占据调水量约一半,中部同样是工程输水重要位置,规划工期为2002-2050 年,投资规模强大,对整体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调水线路连接了淮河、长江、海河、黄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调水工程,此工程直接扩大了投资规模,实现水资源再分配,对我国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基础,迫切需求发展新突破与新契机。一是中部区域人口众多,就业严重萎缩,压力较为沉重;二是湖南湖北水资源丰富,频发洪涝灾害,对其安全发展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三是陕西、河南、山西地区严重缺水,少雨干旱环境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夹具环境恶化;四是中部地区经济总体而言较为“边缘化”,居民收入及经济总量整体较东部沿海区域低,缺乏内发展能力。而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契机,工程建设与运行均会影响中部地区产业经济。

2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产业的经济联系

2.1 衣食住行产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中,对于工程的投资建设本身即可影响当地部门与产业,对其起到带动作用,主要是利用调水工程建设投资对当地产业提出需求而产生。在建设工程期间,将会有众多建设者汇集到干渠沿线及水源地区,建设者生活消费及衣食住行对当地而言属于巨大市场,此市场要求工程建设地能够为其提供就近服务与产品,有效拉动沿线区域及水源区域相关服务及产品的发展。实施沿线拆迁移民与水源区移民后,对移民安置、建镇建城等工作开展,将会促进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联系密切,也会带动此产业发展繁荣。如丹江口水库已经完工,郧县恐龙化石、武当山旅游资源与库区相结合,可构成“文化、山水”的品牌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性,通过此产业发展,可有效带动当地餐饮业、邮电通讯、贸易业、社会服务、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等产业发展。并且,工程在投资建设期间,对于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农业产品、运输工具等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工程市场增长需求后,必定会带动供给量增长,增加相关产业供给量,刺激上游关联产品与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建材、机械、交通运输、水污染治理、建筑等行业发展。

2.2 建筑行业产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所用建筑材料以砂石料、水泥、涂料、钢材等为主,水泥更是拥有较大需求量,如河南省总干渠工程,砂石料需要1 300万m3,钢材需求量为44.50万t,水泥更是达到250万t,整体中线工程钢材消耗约为75 万t。除了部分特殊领域有特殊钢材需求外,通常使用盘条、螺纹钢等建筑钢;南水北调在建设工程主体时,对于防腐与防渗漏也有较高要求,增加了对此方面涂料的需求量;移民建房也需要较多新型墙材和建筑涂料,这直接带动了当地钢材、砂石料工程塑料、水泥等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水泥制造业、木材加工业、金属冶炼业等企业的发展[4]。并且,由于建筑材料为大宗物资,并不适合进行远距离运输,易破坏材料性能及质量,中线沿线区域拥有一定建材产业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可有效为其提供材料,实现自身发展。

2.3 治污产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中,依据其要求,应当保证调水工程的节水性,保证生态环境,根据“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实施。所以,当地节水、治污、环保部门大力开展此工作,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节水对于节水器材需求量较大,与节水器材有关的原材料管件、管材等,也会随之增加需求量。调水应当先治水,治污中需要投资较多资金,所以治污产业相关的化工原料、水处理剂、锅炉设备等配套设备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如中线工程中,南阳作为主要水源地,在治污方面投入5 亿元资金,建成处理工业废水设施超过800 套,有效带动治理水污染行业的发展。并且,调水工程自身也是环保产业,可带动沿线城市的环保、林业绿化等产业,推动其实现进一步发展。

2.4 机械制造行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后,会推动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如丹江口大坝作为中线水源工程,在加固加高工作开展期间,使用履带起重机与高架门式起重机施工,建设沿线干渠中也需要做好土石方填挖作业,此过程中,会用到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铲运机等机具,土方压实则使用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过黄河隧道使用盾构掘进机,渠道衬砌使用混凝土泵车。所以,整体施工中,对于工程建设设备、橡胶制品、汽车轮胎等机械及仪器需求量较高,进而带动机械行业发展。并且,施工过程中,水泥、涂料、钢材、土砂石等运输,移民安置、人员流动等,均需要有大量运输车辆,可促进当地交通运输制造产业发展。沿线地区与水源区建设配套工程、交通及道路基础设施,可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相应物质条件,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如石油化工、旅游、运输设施、餐饮等。另外,尽管南水北调工程集中于第二产业,但在建设工程,增加制造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关联产品及上游产业发展,外部经济效益与其他企业和行业发展,而行业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相互联系后必定也会带动通讯、原料供给、设施服务、产品销售等部门建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2.5 产业结构影响

调水工程尽管在建设期间也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但此种影响属于短期直接的影响,各产业主要是总量及静态的变化,随着完成工程建设后,带动相关行业作用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所以,完成调水工程建设后,工程运营对当地经济及产业发展影响更加重要。沿线地区改变了利用水资源的条件,受水区增加供水量,水源区减少供水量,进而影响当地农业发展。以水源区而言,环保要求制约了当地水产养殖、畜牧业及种植业发展,受水区则在调水后,缓和了先前生活、工业、农业等竞争用水局面,增加了农业供水量,改善了农业用水条件,将农业生产风险降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且,当完成工程建设后,受水区域水资源及水供求关系获得调整改善,改变了沿线受水区域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解决供水量不足问题,为沿线区域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带来较为宽松水资源条件。如,河南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以往缺乏水资源,无法有效开采优质资源,无法将矿产转化成发展优势,而南水北调工程为其提供充足水资源后,可吸引众多国外资金投入当地能源、重化工、原材料等项目之中,以构成产业发展优势。并且,部分产业也会由于充足水资源扩大规模,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沿线地区环境治理、邮政、县乡公路等配套工程建设,也将受水地区工业化空间拓宽,进而改变整体区域的产业结构。

3 总结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开工建设与运用投入均会对中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造成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属于全国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基地,水资源则是环境、生产及生活要素,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可促进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协调区域发展,增加对城市供给,推动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均实现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调水南水北调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以陕西省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建设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水文水资源管理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