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020-05-20刘磊冯浩杨兴东史冬梅孙奉辉于逢春

山东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硬化脑梗死危险

刘磊,冯浩,杨兴东,史冬梅,孙奉辉,于逢春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6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神经功能缺损性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卒中患者的70%[1,2]。急性脑梗死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广大居民的生命健康[3]。脑梗死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的因素。根据TOAST分型,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脑栓塞、其他原因型、不明原因型[4]。本研究分析了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此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观察组),男33例,女45例;年龄14~94(72.35±13.58)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2 h入院。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脑梗死诊断标准[5]。另选80例同期入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男37例,女43例;年龄24~91(68.69±13.77)岁。排除标准:①有心脏、肾脏等器 官功能不全者;②有心肌梗死者;③近期有使用抗凝剂药物的患者;④半个月内进行过手术的患者,如心脏、骨科等方面的手术;⑤有传染病史的患者;⑥半年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开展。

1.2 研究方法 收集以下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15个变量指标(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ALT、Cr、TC、TG、HDL-C、LDL-C、hs-CRP、Fib、HbA1c)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是否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急性脑梗死发病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男33例、女45例、年龄(72.35±13.58)岁、吸烟18例、饮酒11例、高血压57例、糖尿病30例、ALT(23.01±29.48)U/L、Cr(80.83±29.89)μmol/L、TC(4.53±1.04)mmol、TG(1.33±0.89)mmol/L、HDL-C(1.24±0.34)mmol/L、LDL-C(3.07±0.88)mmol/L、hs-CRP(15.28±21.30)mg/L、Fib(3.45±0.88)g/L、HbA1c(6.49±1.53)%,对照组分别为37例、43例、(68.69±13.77)岁、17例、10例、54例、24例、(20.44±16.65)U/L、(74.34±21.24)μmol/L、(4.14±0.91)mmol、(1.43±0.65)mmol/L、(1.24±0.27)mmol/L、(2.32±0.79)mmol/L、(0.82±0.71)mg/L、(2.66±0.58)g/L、(6.10±0.98)%,两组hs-CRP、Fib、TC、LDL-C比较,P均<0.05。

2.2 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hs-CRP、Fib、LDL-C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1 急性脑梗死发病多因素分析结果

2.3 观察和对照组血清hs-CRP、Fib、LDL-C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Fib、LDL-C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Fib、LDL-C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者比较,#P<0.05;与中度者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我国卒中的70%。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本质是脑血管闭塞、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神经功能缺失。脑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脑血流持续中断数分钟即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6]。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复发性,且病死率、致残率高[7]。脑梗死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的因素。根据TOAST分型,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脑栓塞、其他原因型(如血管炎、血液病、脑血管畸形等)、不明原因型(目前检查找不到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或者存在上述2种以上引起脑梗死的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炎症因子、血脂代谢紊乱、凝血机制异常也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炎症指标[8],随着患者疾病的康复与患者身体的恢复,hs-CRP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9]。hs-CRP可激活补体系统[10]、加重脂代谢紊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还可以促进纤溶酶原的产生,最终促进脑梗死发生、发展[11,12]。最新的研究[13]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越高,脑梗死的体积就越大。Fib是纤维蛋白前体,由肝脏合成和分泌[14]。Fib主要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在凝血过程[15]、红细胞聚集、血小板聚集活化、血液黏度、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通过检测Fib水平评估脑梗死的预后和复发[16,17]。血脂包括血浆中中性脂肪(TC、TG)和类酯(磷脂、糖酯、固醇、类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为“坏胆固醇”,将TC运入外周组织细胞,也可以被氧化为LDL-C,后者可以诱发血液中泡沫形成,继而产生多种致动脉硬化的生物学效应,是诱发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18]。高LDL-C水平会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提示脑梗死发病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认为,TG、LDL-C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呈正相关[19]。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s-CRP、Fib、胆固醇(TC)、LDL-C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Fib、LDL-C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轻型者和中型者血清hs-CRP、LDL-C、Fib水平升高,重型者血清hs-CRP、LDL-C水平升高;与轻度者比较,中型者、重型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重型者血清Fib水平降低;与中度者比较,重型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和血清Fib水平降低。提示血清hs-CRP、LDL-C、Fib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指标。

总之,血清hs-CRP、Fib、LDL-C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s-CRP也可以作为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评估手段。对伴有hs-CRP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应考虑炎症的严重程度,同时也是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硬化脑梗死危险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