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龄苎麻地套种红菜苔和榨菜试验初报

2020-05-20陈健萍陈勇玲

农技服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苎麻榨菜栽种

陈健萍, 陈勇玲, 周 武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 宜春 336000)

苎麻为荨麻科(Urticaces)苎麻属(BoehmeriaJacq.)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色的韧皮纤维作物[1]。宜春是“中国苎麻历史名城”,种植和生产苎麻有2 600多年历史,随着以苎麻为原料的宜春夏布生产的宣传与开发,苎麻种植面积也稳步扩大[2],目前全市种植苎麻面积达3 333.33 hm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苎麻多用途开发利用的研究日益增加[3-4],但成龄苎麻地种植苎麻的产出效益依旧较低。为提高成龄苎麻地的经济效益,笔者在三麻收获后,利用三麻与头麻之间的冬闲时间,进行了苎麻地套种蔬菜试验,以期为增加成龄苎麻地经济产出提供有效技术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当地主栽红菜苔(华红一号)和主栽榨菜(付嘉一号)品种。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用的苎麻品种为赣苎三号、麻龄10年,密度2 000蔸/667m2。土壤为第四季红色粘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力均匀,排灌良好,围沟与厢沟通畅。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

1.4 田间管理

红菜苔和榨菜于2017年9月23日整地作苗床播种育苗。苎麻收获三麻后,施入复合肥30 kg/667 m2结合冬管对麻地进行中耕培土,于10月22日将菜苗移栽至麻株行间和缺蔸的空间。栽培密度视麻地空间面而定,各小区略有差异。其他操作同大田管理。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种红菜苔和榨菜不同密度的产量差异

由表1可见,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红菜苔、榨菜的栽种密度直接影响红菜苔、榨菜的产量。红菜苔在3 133~3 566株/667m2的栽种密度下,单株重量随密度的增大并未下降,而667 m2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榨菜在3 733~4 100株/667m2的栽种密度下,单株重量随密度的增大而下降,而667 m2产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可根据成龄麻地的实际状况,探索套种红菜苔、榨菜适宜的栽种密度,从而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2.2 套种红菜苔和榨菜的经济效益差异

红菜苔自当年12月25日至次年3月1日共采收11次,平均产量1 932.8 kg/667m2,产值1 778.2元/667m2,纯收益1 178.2元/667m2。榨菜于次年3月1日统一采收,平均产量1 888.9 kg/667m2,产值1 133.3元/667m2,纯收益533.3元/667m2。由表2可见,本次试验红菜苔与榨菜667 m2产量虽相差不大,但由于红菜苔售价高于榨菜,因而成龄苎麻地套种红菜苔的效益高于套种榨菜。

表1 套种红菜苔和榨菜不同密度的产量

表2 套种红菜苔和榨菜的经济效益

注:红菜苔平均价格0.92元/kg,榨菜平均价格0.6元/kg,投入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

2.3 套种红菜苔和榨菜土壤的杂草和主要理化指标

由表3可见,成龄苎麻地不套种蔬菜(裸)杂草覆盖率达95%,而套种红菜苔、榨菜的杂草覆盖率仅为5%。套种蔬菜收获后对苎麻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发现,套种红菜苔和榨菜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均较不套种蔬菜(裸)的有明显提高。说明,用红菜苔、榨菜种植代替苎麻冬管既能有效抑制杂草,又能对苎麻起到保暖防冻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红菜苔、榨菜收获后遗弃的生物质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节本增效。

表3 红菜苔和榨菜套种苎麻地的杂草覆盖率和土壤主要理化指标

3 小结

试验初步表明,利用成龄苎麻地冬闲时间,在行间套种适宜密度的红菜苔、榨菜,能充分利用冬季光温资源与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综合经济效益;能有效抑制杂草,且能对苎麻起到保暖防冻作用;红菜苔、榨菜收获后遗弃的生物质能提高成龄苎麻地的土壤肥力。

猜你喜欢

苎麻榨菜栽种
苎麻面料服饰创新发展研究
涪陵榨菜
达州市改制成功6BM280G型移动式苎麻剥麻机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苎麻剥麻机应用调查与建议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惊!茶叶蛋之后,我又“吃不起榨菜”了……
有 时
苎麻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是发展契机?
涪陵榨菜与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