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观察
2020-05-20徐惠
徐惠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 盐城 224200
高血压是临床心血管常见病症,临床根据该病发病机制不同,又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若治疗措施不正确,随病情进一步蔓延,极易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终身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尚未有特效手段,仅仅通过降压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单一用药远期疗效较差,因此联合用药方案逐渐被临床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且远期疗效较显著[1]。为进一步体会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内就诊的85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遵循药物差异分组原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8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22例男、21例女,年龄63~86,均值(74.44±11.41)岁。观察组(42例):21例男、21例女,年龄64~86,均值(74.68±11.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者;②无语言、沟通以及意识障碍;③依从性高、配合度好;④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拒不配合者;③精神类疾病者;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病变者[2]。
1.2 方法对照组:缬沙坦单药治疗:热情接待患者并完善各项检查,指导其晨服80mg缬沙坦胶囊(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11),80mg/次,1次/d。
观察组:以对照组缬沙坦单药治疗为基准,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缬沙坦服用剂量和服药次数同对照组;指导患者口服2.5mg苯磺酸氨氯地平(生产厂家: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00),2.5mg/次,1次/天(晨服)。两组坚持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显效(用药后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20mm 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 Hg);有效(收缩压下降幅度在10~19mm Hg内,并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幅度在20~29mm Hg内);无效(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幅度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3]。(2)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使用水银血压计测定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叮嘱患者测量日禁烟,清晨休息30min后测量,连续3次取均值。(3)用药安全性;对比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越低,用药安全性越高。(4)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胱抑素C(serum eystatin C,Scys-c)、尿微量白蛋白(micro albuminuria,mAlb)水平改善情况;测定血清胱抑素C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留取24h尿计量总量,混匀取10mL送检,用免疫比浊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4]。
1.4 统计学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_x±s)形式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形式描述,行χ2检验,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相较经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3.7%。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mmHg]
表2 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mmHg]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血压水平趋于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用药安全性相较观察组4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对照组4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5例、恶心呕吐3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5)。
2.4 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心血管常见、高发性疾病;且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高血压临床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患者以“血压水平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受疾病影响,机体循环动脉压持续上升,因此后期极易诱发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情较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5]。临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病因导致的高血压)占比95%,且高血压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有效手段,平稳血压、改善血管紧张状态、提升临床疗效。
缬沙坦是一种受体拮抗剂,药物安全性较高,用药后短时间内可抑制血管收缩,并且不会对心率等指标产生影响。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典型的钙通道阻滞剂(长效,二氢吡啶类),就血压控制效果而言,苯磺酸氨氯地平也是普通氨氯地平的2倍不止[6]。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可有效对血管平滑肌和钙离子内流进行抑制,从而扩张外周小动脉的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发挥舒张作用;进一步降低血管阻力的同时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而口服是苯磺酸氨氯地平发挥药效的最佳途径,药物半衰期大概在40-50h左右,所以用药后起效平缓且药效时间长;因此较其他普通降压药相比,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较广泛[7]。
此研究结果示:(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显著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血压水平趋于正常,P<0.05。(3)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P<0.05,用药安全性更好。所得结论和缪健[8]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均证实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建议以缬沙坦为基准,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开展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