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战术欺骗

2020-05-19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墨鱼雌性警报

在动物社会中,欺骗的定义是为了获利发送虚假信号的行为。墨鱼就是这种欺骗行为的高手。作为章鱼的近亲,墨鱼的皮肤中含有色素细胞,能夠快速变色。而这种强大的伪装能力,会导致混乱的交配行为。

2017年,美国布朗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贾斯廷·艾伦表示,他们在爱琴海潜水时,发现一只欧洲雄性墨鱼在接近一只雌性墨鱼。雌性墨鱼漠不关心地走开后,雄性墨鱼为了不被继续察觉,伪装成背景长达6分钟,直到雌性墨鱼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然后,它突然冲过去抓住了雌性墨鱼,进行头对头的交配。

澳大利亚有一种“悲伤墨鱼”,除了伪装,还拥有其他欺骗行为。当这种雄性墨鱼求偶遇到一个竞争对手时,前者会游到求偶对象和雄性竞争者之间,向雌性发出求偶信号,并伪装成雌性墨鱼的体态,让竞争者放下戒备,认为这是另一个可追求的雌性。简直聪明又狡猾。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生物学家库卢姆·布朗和同事将雄性墨鱼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称为“战术欺骗”,此行为发生在雄性追求雌性时,遇到竞争对手这样的特定情景中。

动物欺骗主要有伪装、模仿和战术欺骗三种主要类型,这些欺骗行为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墨鱼正是这样的例子。无论是伪装、模仿还是其他欺骗行为,只要企图传递错误信息,都是属于战术欺骗。

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有一种名为叉尾卷尾的本地鸟,它的叫声特别响亮。在看到捕食者时,它们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其他的叉尾卷尾鸟和周围的其他物种要小心。南方花斑鹦鹉和猫鼬听到叉尾卷尾鸟的叫声后,会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

但有时,它的叫声并不诚实,甚至令人讨厌。当叉尾卷尾鸟发现猫鼬在享用一只“可口”的壁虎时,即使没有捕食者,它也可能会发出警报。猫鼬听到警报后,会立刻放下食物逃回洞穴,而叉尾卷尾鸟会趁机抢走壁虎。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动物学家汤姆·P·弗劳尔和同事发现,叉尾卷尾鸟盗窃而来的食物,居然占到了它们的总摄入量的近四分之一。但对这些鸟来说,就算只增加了一点获得食物的机会,都具有很好的演化意义。

然而,叉尾卷尾鸟的欺骗行为不止于此。毕竟,总是以同一种叫声传递虚假信息,欺骗同一种邻居,久而久之骗局就会被揭穿。动物们也会识别“狼来了”的骗局。

弗劳尔和同事发现,叉尾卷尾鸟的发声系统已经发生了相应的演化,至少能产生51种欺骗性的叫声,在偷取食物时会多次发生变化。为了能从相同的目标那里多次偷吃食物,叉尾卷尾鸟一天会花费将近75%的时间改变叫声。

在一次成功的欺骗行为中,它们经常发出针对特定目标的叫声。这种结合声音模仿和战术欺骗的战略会让目标动物始终保持猜疑,这对叉尾卷尾鸟非常有利。就像墨鱼一样,可以推测,叉尾卷尾鸟也是故意为之。

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动物都不是随意传播错误信号,而是在对动物世界的动态进行“思考和评估”之后作出的决定。

(摘自《天下奇闻》)

猜你喜欢

墨鱼雌性警报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假期终结者
被做了手脚的“结婚礼物”
大熊猫
猜猜谁是章鱼、鱿鱼和墨鱼?
五月的“雪”
是谁的责任?
拉响夏日警报定格无痕迹美肌
甩掉人生的壳
自作聪明的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