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指导

2020-05-19吕永海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吕永海

【文题展示一】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在全社会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潮涌现:有人认为,时代发展很快,但传统美德却被人遗忘,应该全力复兴“儒学”,重构道德体系;也有人对传统经典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力求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还有人甚至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开放后的外来文化,应极力维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传统文化?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一般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除具有“指令性”“矛盾性”“思辨性”“比较性”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权衡性”,就是针对多则材料的容涵性与开放性,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理解,经过权衡与思考之后,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认识。

权衡与选择类的作文题,常常会在陈述完当下的事件或者现象之后,罗列出在同一范畴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说法、做法,从而让考生做出选择或判断,阐发成文。这样的作文材料,所给的选项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然而,由于不同的人的素养、学识、家庭、人生阅历、看问题的角度(站位)等存在着差异,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有所不同。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的写作思路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要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格式为“引述+表态+观点”,就是开头引述材料,正文针对材料展开论述,结尾总结并呼应开头。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紧扣写作任务,选择和突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新意、最明确、深思熟虑的材料、话题、感受与主旨。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寻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传统文化的地位”,限定了写作的范围。第二部分罗列了三种思潮,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思潮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复兴“儒学”可以重建道德体系,但是片面强调“儒学”的作用,也许会割裂民族传统文化;利用各种媒体解读传统经典,确实普及了传统文化,但是“个性化”的解读也许是一种曲解;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可以保护文化遗产,但是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也有可能被时代抛弃。

经过对上述材料的解读分析,很显然,我们立意时首先要明确态度,坚定立场,对中华传统文化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其次,在复兴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上,展开议论。在议论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文化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剪纸、陶瓷”等精美的民间工艺、“戏剧、书法”等古老的民族艺术、“端午、重阳”等风俗节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动人的神话传说、“色鲜味美”的饮食文化等等,这些活着的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点”或一个方面“有感而发”,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体验、体会,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某项传统文化传递的亲情、友情,例如重阳节、春节等等。这样审题立意才能符合题目的“任务”要求。

【参考立意】

1.要创新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民族的光荣与梦想。3.文化快餐利与弊。4.海纳百川,成就中国文化之大。5.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6.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试论“忠孝不能两全”。8.从“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9.传统文化中的乡土观念。10.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佳作展示一】

熬汤与传统文化

高三某学生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当今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将这种文明延续并发扬至今的媒介,正是传统文化。如果将社会制度比作一个厨师,那么风云变幻的社会便是一碗浓汤,汤的好坏,在于火候、食材、调料、配置……而这一切,便是传统文化来丰富社会这碗浓汤。

熬汤,不能只照搬菜谱,不考虑大众的口味,也不能只用自己曾使用过的食材,将其他新鲜食物置之不理。合理对待传统文化,犹如熬一碗好汤,只有做到色、味俱全,才能迎合大众口味,使社会向积极方向发展。

所谓“色”,就是人们对形形色色文化的态度。中国人对于食材之色,既要求色彩不过于浓重,也要求平中出奇,这有轻有重的中庸之道,便阐释了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在喧嚣纷扰的当今世界,传统文化便是给人带来质朴自然感、使人返璞归真的镇定剂。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古为今用”。透过历史的重雾,我们依稀看到在汨罗江畔苦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古老的私塾里教诲弟子“首孝悌,次謹信,泛爱众,而亲仁”的至圣先师孔子,听见苏东坡在黄冈赤壁古战场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越之声……在声色迷乱的现代社会,只有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可以诗意栖居的归宿之地。而中庸之道又要求我们包容万物,与时俱进。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洋为中用”,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谓“香”,就是文化对于人的熏陶。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继承和扬弃,便构成了社会文化,正如汤的浓香催发人的食欲,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样的糟粕文化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应当“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指那些符合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思想,例如“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团结、和谐”,倡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什么是糟粕?指那些过时的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缠头裹足、鬼神迷信”等。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与融合中,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新潮思想与外来文化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传到中国,如果一味抵抗与排斥,便难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再发展。而随意敞开大门,其中一些不成熟不健康的思想又会成为社会的动荡之源。因此,要使社会之“香”感染每一个社会个体,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味”,正是在色与香下带给人的最重要的感受。反映到文化上,就是人与社会达成文化统一后,对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要想“味”好,就要做到“色”与“香”俱佳,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正是调和传统文化之味所在!

【点评】

作者别具匠心,通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比喻成一碗好汤,而熬制一碗好汤,就是面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由“色”到“香”再到“味”的融合,逐层推进,深入浅出,文笔流畅老练,思想新颖深刻。

【文题展示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④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不同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首先读懂材料中六句名言的意思,领会每句话蕴含的道理,再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所引用的两三句名言,分析这两三句名言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第①句出自《孟子》,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立意:“爱人”“敬人”,以他人善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第②句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提倡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立意:“和谐共处”“包容、宽容、共赢”。第③句出自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意思是“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重点在“天性”、不“求观赏者攀折”,即不必太在乎别人是否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名利。立意:坚持自我,不必纠结于他人的非议、诽谤。第④句出自马戴的《灞上秋居》,意思是“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表达了在异地他乡看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之情。立意:提倡回归故乡,热爱家乡。第⑤句出自郑板桥的《竹石》,意思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无比坚韧,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立意:提倡不怕困难,经得住磨难与考验,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第⑥句出自艾青《我爱这土地》,這两句朴实无华、直接抒情的诗句,表达了对于祖国和故乡的挚爱之情,立意:提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整体来看,我们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产生的新含义,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①②③⑤句的逻辑交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延伸到国家之间的关系;④⑥句逻辑交点在爱国、思乡;前四句和后两句的逻辑交点在于如何爱国,怎样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立意】

1.我敬人人,人人敬我。2.学会包容。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4.同学之间。5.合作双赢。6.人间友爱。7.宽容。8.思乡。9.月是故乡眀。1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11.低头思故乡。12.爱祖国高于一切。13.有国才有家。14.世上最伟大的美德就是热爱祖国。15.祖国,我为你自豪。16.祖国万岁。17.我有一个中国梦。18.共筑中国梦。19.祖国的明天更美好。20.感恩祖国。

【佳作展评二】

合作共生,互斗俱伤

高三一考生

自然界中,包容精神与合作之道的例子随处可见。鲜花用香甜的蜜汁,养育了翩翩飞舞的蝴蝶,蝴蝶用辛勤的劳作让花的芬芳远播;蛾子为兰花传了粉,同时自己也获取了蜜汁;太阳带给万物一片光明,万物回报它一片繁荣;就连小小的蚂蚁家族中,也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合作,蚂蚁家族正是凭借着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当年周总理就曾引用过《中庸》中的这句经典来阐述国际外交关系,被评论家赞为“这是国与国共处之道,也是人与人相处之道”。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配合才能完成。一个人只要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他就找到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为什么要合作呢?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谁都不属于谁,但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因为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人与人之间、团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合作共生,互斗俱伤”,现代社会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回顾历史,战国时代的廉颇与蔺相如互敬互谅,终成“刎颈之交”,“将相和”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创“贞观”辉煌;看今朝,“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就是科研人员与宇航员共同合作的成果;中国女排成功卫冕世界杯十连冠,就是队员们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结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同样,国与国之间也需要精诚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例如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目的就是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而美国针对我国发动的贸易战,则是逆全球化、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损人害己”“两败俱伤”的不得人心之举,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失败收场。

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共生更加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升华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点评】

关于“合作共生”的话题很容易写成老生常谈、千篇一律式的空洞、说教之词,尤其是让涉世不深的高中生在时空受限的考场上写这样的“任务”作文,要写出新意,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这篇作文却做到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自然界到人,再到团队、国家,逐层推进,始终能紧扣“合作”的话題,首尾呼应,主旨明确;正文部分,将我国古今的相关事例信手拈来,事例论证运用自如;全篇文笔流畅而自然,特别是政治敏感性极强,能够娴熟地引用、解说“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女排十连冠”等新鲜、热点素材,提升了文章主题,富有时代感。

【文题展示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②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请综合以上三句话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本题要求“综合以上三句话写一篇文章”,意图就是要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不同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中三句名言的意思,领会每句话蕴含的道理,再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这三句名言的内在逻辑关系(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①③句虽然是古代名言,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理解三句名言的共同指向和各自的侧重点是立意的基础。第①句侧重困难来临时要有危机意识,第②③句强调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第③句更强调走出困境后往往还能创造机遇,将平凡升华到伟大。三句名言的共同指向是正确对待困难和危机。只要围绕以上立意作文,可以谈个人,也可以谈集体、民族或者国家。

【参考立意】

1.居安思危,有备无患。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做一个自强的人。4.人生当自强。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6.苦难是人生的老师。7.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9.历尽坎坷成大道。10.要战胜“自我”。11.坚守自信,走出困境。

【佳作展评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高三一考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思想标识和鲜明体现。这些名句告诫我们: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即使是处于和平安宁的时代,也要时刻保持应有的警惕和进取之心,不能忘记身边潜在的诸多危险,要时刻牢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的警告。

习总书记曾经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规律,再次敲响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警钟,充分体现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也正是我们国家从起步到强大的真实写照。当今的中国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前景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但这就说明现在是太平盛世、绝对安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面对中国的日渐强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他们不仅在经济贸易和高科技方面实行了种种打压政策,同时还暗地操纵、煽动香港暴乱,企图破坏其和内地之间的关系,把香港变成反华的一块跳板……从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来看,我们还远远没有到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面对多极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牢记“安不忘危,盛必虑衰”的告诫。努力搞好国内经济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变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不仅是对一个国家的警示,也同样是对我们当代青少年的一种警示。现如今的高中生大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吃要美味,穿要名牌,花钱大手大脚。父母对我们呵护备至,从不让我们受半点委屈,吃半点亏;回到家里,连家务都不让我们干,更别说吃苦了,以致把我们娇惯成了“温室中的弱苗”,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哪有什么忧患意识。不时地看到有高中生“心理素质差、生活不能自理、怕吃苦不参加军训、因考试失利或失恋自杀”等新闻报道。可见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优越安逸的“条件”使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逐渐丧失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学会直面苦难,用自身实力去挑战苦难,做一个勇敢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当今时代,不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要时刻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点评】

这篇作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中华民族忧患意识”入笔,由国家层面到个人,勇于自我观照、自我反省,始终能够紧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话题,首尾呼应,主旨明确;正文部分,将与我国国际环境相关的事例信手拈来,事例论证运用自如;全篇文笔流畅而自然,特别是能够恰当娴熟地引用、解说习总书记关于忧患意识的论述和“中美贸易战”等新鲜、热点素材,提升了文章主题,富有时代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剖析“我们”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发出了“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优越安逸的‘条件使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逐渐丧失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的警醒之语,既避免了文章的空洞说教,又表明了“我们”的“觉醒”与“成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