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2020-05-19李雪
李雪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但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注意到防水的重要性。因防水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较高,又具有围护、抗渗方面的功能,所以可以在施工中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以及建筑工程渗漏水的原因,最后对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渗漏;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开裂、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经常会发生,这就影响到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所以,针对于防水、防渗、防裂工作应该从设计、施工等环节着手,可以充分利用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事实上,防水混凝土指的就是将普通混凝土作为其基础,促使自身的抗渗能力以及密实度得到较大提升,从而形成特殊的混凝土。因防水混凝土具有特殊的性质,所以对其施工技术水平也有着更高的实际要求。只有不断提高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使防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保证。一般要求利用高频机械对防水混凝土振捣密实,按照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来决定振捣的时间。完成浇注后,还要做好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用草帘及时将其覆盖。待其硬化之后,再安排专人负责养护,最少要养护14天。
二、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防水性能是防水混凝土最突出的特点,通过调整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用量、灰砂比等因素,可以对塌落度及水灰比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真正起到防水的效果。还要注意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采取添加外加剂的方式,主要是添加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等,目的是提高密实性与抗渗性能,被称为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此类混凝土的作用是承重、维护,同时也具备抗渗、耐腐蚀等性能,所以被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广泛的应用。在整个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规范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从根本上保證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渗漏水原因
1、设计因素
在防水混凝土中,重要成分就是水泥,而水泥的弱点是具有收缩性,同时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又影响着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厚度不够时就将有裂缝现象发生,开裂的部位会有地下水渗入进去,如果混凝土中有不密封部位存在,水必然会渗出来。还有的渗漏情况是因为建筑结构中的模板与铁丝、钢筋等发生了接触,加上不规范的拆模施工过程,因而导致形成自然的渗水通道,顺着铁件很容易使地下水向混凝土中掺入,渗漏现象就由此形成。此外,对细部构造进行差异化设计,致使细部构造出现不科学的施工方案、不当的选材等隐患,也是建筑工程渗漏水的原因,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
2、施工因素
连接侧墙与底板所采取的工艺及措施不科学,所以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较多,接缝渗水现象由此产生。此外,混凝土结构本身在施工中也有质量缺陷存在。在混凝土裂缝中,变形缝是最易导致发生地下室渗漏现象的原因,而将变形缝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施工中选择不合理的止水带施工,影响止水带功能,甚至其功能和作用都无法发挥出来;二是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不佳,不利于混凝土密实施工,最终引发渗水问题。与此同时,混凝土的浇筑是施工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严格的遵守规范进行防水混凝土的浇筑,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防水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做出明确规定。然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防水混凝土有时有着很厚的浇筑分层,浇筑量过多,又因为振捣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采用不规范、不标准的操作,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振捣不严实,进而有麻面、蜂窝等质量问题产生,由此使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能明显降低。防水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如果不规范、不合理,那么混凝土发生早期脱水现象的几率就很大。发生这种情况之后,水泥水化要想达到相关标准就非常困难,蒸发掉游离水后,毛细管孔网就此形成,成为了渗水通路。基于这一形势下,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程度,龟裂问题也将产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四、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对原材料的质量及成分配比的要求
水泥、石子、砂、水、外加剂、膨胀剂等是防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要求水泥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较小的泌水性、较强的抗侵蚀性、低水化热。外加剂的掺入时可以应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在受冻融作用影响下,普通硅酸盐水泥应该被优先选用,碎石、碎矿渣或卵石可以用于粗骨料中,针状、片状颗粒≤15%,5—30mm的粒径,要求颗粒的吸水率<1.5%为宜,石子的含水量≤l%。细骨料:要求所选用的中粗砂的含泥量小于3%,而且有0.4mm左右的平均粒径,能够充分适应砂的粗细颗粒级配。此外,要确保使用的水为洁净水,其中不能含有害物质。为此,应该在施工现场对所有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在进行配比防水混凝土的成分时,水灰比与含砂率、砂石级配、水泥实际用量、灰砂比等因素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可以根据以上的相互制约因素来配制防水混凝土,再充分考虑到设计对抗渗标号及强度方面的较高要求,对配合比做初步的计算,再进行相应调整,这时施工配合比才最终被确定出来,也就意味着能达到防水抗渗标号要求和结构强度要求,在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基础上提高0.2MPa。
2、严格处理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
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一直将施工缝作为其薄弱部位,因此,施工缝尽量是不设或者少设。保证底板混凝土浇注时是连续进行的,不得沿垂直方向在防水混凝土墙体设置施工缝。一般情况下,水平方向的施工缝与底板面的距离最少应该是500mm。保证混凝土的施工缝部位设置时浇注间的粘结性,为了压力水的渗漏得以阻断,则应该对渗水路线适当的延长一些。为了防水混凝土在施工缝两侧能将接缝做密实,就有必要凿毛处理两侧的混凝土表面,同时彻底清理掉面层的垃圾,使表面保持干净。设置于施工缝内的止水带必须均匀分配在施工缝的上下部位,由此有利于对水的渗漏现象予以阻断。浇注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时,混凝土表面完成凿毛处理后,用清水浸湿其表面,将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铺设上面即可,接缝表面就不会因不足量的砂浆而有麻面出现,也就杜绝发生渗漏。有的施工缝要将凹槽的位置留出来,凹槽处不得有积水存在,以免对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大了水灰比,而且积水过多的情况下还将有防水混凝土的离析现象随之产生,对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及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
3、做好穿墙管道处构造的防水处理
当管道有较小的伸缩量或者是结构发生了较小变形时,在混凝土内可以直接埋入穿墙管道,这种固定式防水法的防水效果较好,主管必须满焊止水环。当管道有较大伸缩量或者是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形时,套管式防水法比较适用,要注意套管与止水环应满焊。有较多穿墙管线时,穿墙盒法可以应用其中,而且必须焊严墙上的预埋角钢及盒的封口钢板。
结语
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处理好施工的每个环节,精心施工,提升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确保在完成工程施工后没有渗漏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梁晓龙.对我国地下工程综合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施工,2014(3).
[2]夏志平.试论地下工程混凝土防水技术[J].科技信息.2017(11).
[3]孙爱勇.对防水混凝土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8(6).
[4]陈春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