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及价值评估
2020-05-19常红
常红
【摘 要】目的:研讨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治未病”理念的引入及其对高血压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两组,A组(n=100)给予常规社区健康管理,B组(n=100)在A组基础上引入“治未病”理念强化干预,比较两组的管理成效。结果:管理前,两组测定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管理后,B组测定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较A组降低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复诊率降低更明显,患者满意度提升更明显,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引入“治未病”理念,能够加强血压控制效果,降低患者复诊率,同时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助益,值得推荐。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治未病;高血压;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高血压是中老年期的高发疾病之一,易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1]。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年龄≥18岁的人中罹患高血压者约占19%,且该数据仍在逐年不断攀升[2]。“治未病”是学提出的一种预防医学理念,现已在临床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社区医院对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治未病”健康管理,收效较好。具体示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本社区医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由临床统一检查确诊为高血压,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高血压诊断依据[3],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研究;排除标准:①伴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②精神或沟通障碍,③无法全程配合研究等。按照1:1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段39~75(58.72±4.96)岁;病程2~13(5.47±1.25)年;B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段40~76(59.04±5.28)岁;病程2~12(5.41±1.19)年。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即按照常规诊疗程序定期监测血压水平、指导患者用药、及时登记随访信息等。
B组在A组基础上引入“治未病”理念强化干预,包括:①未病防患:心理情绪上,多增加与患者的交流时间,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情绪状况,为患者提供调节不良情绪的建议,如情绪抑郁者,可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对于情绪易激动者,可指导其通过下棋、聆听音乐等稳定情绪。生活上,规范日常作息与睡眠,尽量戒烟酒、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保持正气旺盛,以减少各种疾病的罹患风险;每日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钠盐摄取量应<6g,且应多食用富含钙、镁等食物,多食用新鲜果蔬等。②病中防恶: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周期性体检及诊断,尽早发现并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定制合适的高血压日常监测计划,根据五脏阴阳气血平衡的思想,及时调理患者的各脏腑的阴阳与气血,以免病情加重。③康后防复:对于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需叮嘱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忌擅自增减药量,以防血压反跳。嘱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动态掌握血压及病情的变化情况。高血压除规范的降压治疗外,重点还在于调和阴阳、稳定气血[4],故医师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按摩经穴,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叮嘱患者坚持运动锻炼等。
1.3 评估项目
在管理前与管理后半年,测定并比较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记录两组研究期间的复诊率,同时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两组的患者满意度。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SPS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测,输出显示为率(%);计量资料使用t检测以及()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
管理前,两组测定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管理后,B组测定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较A组降低更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复诊率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复诊率降低更明显,患者满意度提升更明显,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其重点放在对疾病的预防方面,具体可归纳为3点,即未病防患、病中防恶以及康后防恶。高血压属于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易扰乱人体气血、阴阳,导致心、肝、肾等脏腑受损,对于该病的防治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工程。常规社区健康管理由于不够系统、全面,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往往较差[5]。而通过将“治未病”引入高血压的社区健康管理中,则能够充分发挥“治未病”理念的三层指导思想,从情志、膳食、生活起居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干预,增强患者的自我预防与保健意識,并最终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在施加“治未病”理念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后,该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更显著,同时B组的复诊率降低至8.0%,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0%,该几项数据均充分说明了“治未病”理念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的可行性、高效性,与区志军[7]研究、陈玉[8]研究观点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引入“治未病”理念,能够加强血压控制效果,降低患者复诊率,同时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助益,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孙越臣, 覃海龙, 云雪林.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浅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1(19):315-316.
郭远明, 钟毅, 刘彩绿,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运用的探讨[J].医药前沿, 2015(2):19-21.
周训杰, 桂明泰, 姚磊.治未病理念在肥胖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1(2):131-132.
李娟, 郑颖.中医“治未病”在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5,6(20):75-77.
王丹, 肖丹, 张婷.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0(3):79-81.
刘玫.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0(13):133-134.
区志军.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运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14(8):287-288.
陈玉.中医“治未病”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13(5):79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