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臼骨折术后血浆D-二聚体与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

2020-05-19戚伟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相关性二聚体血栓

戚伟华

【摘 要】目的:探究髋臼骨折术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的82例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手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2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测其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变化,并检测围手术期血浆D-dimer浓度动态变化,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进展期、非进展期及对照组之间术前1d、术后1d、术后3d的血浆D-dimer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急性栓头性DVT进展情况与血浆D-dimer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有意义(r=0.612,P<0.05)。结论:术后血浆D-dimer浓度与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呈现正相关。

【关键词】血栓;相关性;D-二聚体;髋臼骨折;手术

【中图分类号】R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髋臼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因髋关节负重较大,且活动度广泛,较易发生骨折情况,不仅造成患者活动受限,还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最终导致肺栓塞,研究显示,髋臼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病率为7.8%-33.0%,而急性栓头型DVT较下肢DVT更为严重,值得引起重视[1]。诸多研究表明,术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异常升高是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但有关该指标对判断血栓进展的分析鲜少[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髋臼骨折术后血浆D-dimer与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的82例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后未發生下肢DVT的2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对照组。82例患者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8.52±2.17)岁;骨折类型:左侧髋臼后柱或后壁11例,右侧髋臼横形23例,左侧双柱20例,右侧髋臼前柱或前壁28例。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符合髋臼骨折诊断标准[3],且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者;②年龄≤80岁者;③术前超声检测无下肢DVT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意识及沟通障碍者;③术前3个月服用抗凝药物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所有对象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h、7h、12h、24h、72h及120h,经过飞利浦Q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测其下肢急性栓头型DVT形成情况,每间隔5d检测1次,直至出院。术后24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生产企业: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l:5000A*a单位*20支,国药准字:H20060190)皮下注射2500U/次,一旦患者确诊为下肢DVT,则加大剂量为5000U/次,术前1d(D1)、术后1d(D2)、3d(D3)分别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行常规静脉采血5mL置于抗凝管,以3000r/min离心血样10min,提取血清并于-70℃条件下保存,通过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唐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KES-900B)测定其血浆D-dimer水平,并计算其差值,其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00?g/L,根据下肢急性栓头型DVT进展情况对血浆D-dimer水平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测其下肢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变化,并检测围手术期血浆D-dimer浓度动态变化,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有意义的结果进一步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法,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结果:

82例患者超声监测出现急性栓头型DVT,术后120h内发生进展的有26例,非进展的有56例。

2.2 不同时间点血浆D-dimer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进展期、非进展期及对照组之间术前1d、术后1d、术后3d的血浆D-dimer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 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急性栓头性DVT进展情况与血浆D-dimer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有意义(r=0.612,P<0.05)。

3 讨论

髋臼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病率较高,且急性栓头型危险系数更高,血栓极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该手术术后下肢急性栓头型DVT的预测方法引发相关讨论,相关研究证明,术后血浆D-dimer水平异常升高是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因此,是否可通过对血浆D-dimer水平的动态监测,获得危机反馈,进而引发医护人员重视,采取相应溶栓措施,现已成为研究热点[4]。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发生下肢DVT的对照组,发生急性栓头型DVT的观察组的术前血浆D-dimer较高,且随着血栓范围的增大,血浆D-dimer水平也随之上升,且呈现正相关,提示,术前及术后动态监测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对预测下肢急性头栓型DVT有重要临床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髋臼骨折手术对患者本身是应激事件,随着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引发微小血栓聚集,形成高凝状态,此时,患者体内的纤溶系统随着血栓的形成进而激活,交联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以致血浆D-dimer水平异常升高,且随着血栓范围的增大,新血栓的不断形成,血浆D-dimer水平持续升高[5]。郜永顺[6]等研究中显示,当术后血浆D-dimer水平升高>0.87mg/L时,即可成为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血浆D-dimer水平不仅可有助于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急性头栓型DVT预测,还与血栓进展情况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王鹏飞,王宝辉,尚昆,等.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11):941-947.

何娜,崔浩杰,彭永利,等.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7,32(7):607-609.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6(4):283-288.

孙健平,王鹏飞,薛汉中,等.多发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危险因素[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1):39-43.

张恒林,谢文凯,羊才丰,等.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17(4):292-296.

郜永顺,闫西忠,黄晶晶,等.D-二聚体升高临界值与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12):1022-1025.

猜你喜欢

相关性二聚体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