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0-05-19吴珊珊
吴珊珊
【摘 要】目的:对消化内科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本院收入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行零缺陷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的总病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常规组在护理态度、就医环境、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服务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消化内科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并发症,以及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消化内科;零缺陷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零缺陷護理服务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过程较传统护理方式更为完善,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是现阶段比较有效的一种护理模式。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因此,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患者的要求,零缺陷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所以,本研究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例在本院收入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共50例患者,其中有27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年龄为27~64岁,平均年龄(36.65±3.44)岁。研究组共50例患者,其中29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35.89±3.58)岁。纳入标准为:没有精神病史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消化道癌患者;重症冠心病患者;依从性不强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方式,例如常规的胃肠减压、给氧以及按照医嘱进行用药、病情观察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模式,具体内容为,零缺陷护理服务方案的制定是通过医院内护士长以及资历较高的护士共同讨论制定的,并且护士长会严格要求护士按照护理流程完成工作,同时成立护理小组,组长由资历高、专业知识水平过硬的护士长担任,按照制定的零缺陷护理服务方案,要求小组成员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现象进行观察比较;依据每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经验制定满意度量表;具体分为护理态度、心里指导、就医环境、护理操作以及健康指导等内容,每项总分2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检验比较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经比较,常规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2.2 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
经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3 讨论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严重的急性消化内科疾病,就需要及时进行救治,不然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患者对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零缺陷护理服务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其对医护人员的严格限制也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工作态度等,尽可能使医护人员做到零投诉护理服务[2]。还有学者指出,实行零缺陷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护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并发症的减少可以通过应用零缺陷护理服务实现。其主要因素或许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理念以及规范化的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而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在护理过程中保证自己的护理态度严谨,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护纠纷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因此,零缺陷护理服务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郭秀丽.消化内科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效果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5):75-76.
赵雪莲,罗倩倩,孙秋诗.“零缺陷”管理理念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