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2020-05-19李静
李静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人教版四、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四个策略来加强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能力;教学
皮亚杰在认知理论中提出:7-11岁的儿童属于具体预算阶段,在思维中已经有了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意识和技能的提升,不断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一、自主收集数据,感受数据分析趣味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收集数据,从中感受到数据分析的趣味,并按照一定的统计方式进行汇总,制作专门的统计图,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上统计所有同学的出生月份,然后从1-12月将每个月的出生人数记录下来,将数据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表示。根据每个学生的条形统计图制作结果,教师再加以点评和修正。由此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还让学生在逐步掌握了数据的统计方式,学会了条形统计图,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对于数据分析的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二、调整教学内容,培养数据分析意识
数据分析能力就是学生在数据活动中构建对数据的感悟,以及对其应用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认识。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如果单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去阅读教材,那么很多内容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教学内容适当做出调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知识的价值,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起来,从中寻找到有效的数據知识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容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其面积的计算方式之后,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实地测量。将全班学生分为能力均衡的几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分配几个人测量操场、讲台、花坛的“底”和“高”,另外两个人负责记录数据,最后再统计出测量物品分别的面积。运用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三、加强数据比较,体会数据分析妙用
针对数据分析的教学,个别学生虽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法,但是却没有对相关步骤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评判。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反差,尤其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分析的妙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内容时,教师将10个红球和五个白球放在一个纸盒里面,让学生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更大。这个时候,一般学生看到红球的数量更多,那么就会猜测是红球。但是当学生在实际摸球的过程中,个别学生摸到白球的次数更多,那么这些学生就会认为是白球的可能性更大。这种现象就是片面的数据分析,学生只是立足于单层面的内容,得出的数据结果自然也是片面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进行数据分析时,要多次实验,通过重要的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够从中看出趋势,从而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上去分析结果。
四、实践活动检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据分析概念的实质是展现数学思想。教师只有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意识到数据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体会到数据的运用价值,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校开展运动会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并以此作为依据去收集关于这项运动的背景以及运动会中其他同学的比赛结果。在班级中开展以此数据分析课程,并按照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制作图表,从中分析一下本班学生在哪些运动项目中比较优秀。
五、结语
数据分析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内容,不仅是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最大,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方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J].新课程·小学,2018(12).
[2]马增福.小学数学“数据分析”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8(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