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20-05-19朱瑞林
朱瑞林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数学学科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师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纯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语言和文字刺激大脑皮层,易造成脑细胞活动疲劳。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应用情境、情感情境等,把声音、图像、文字、颜色等各种媒体信息有效地、生动地进行编排和组织引入教学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使课堂气氛活跃、直观新颖、有趣味,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师要把课本里无声、无趣的内容,制作为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等形象生动的画面,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起来津津有味。思维就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利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重点和难点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理解、感受能力比较弱,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之形象化,从而达到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的目的,并且结合必要的讲解,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如在数学第二册“图形的拼组”中有这样的题:许多正方体有序地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一数有几块。小学生对数学题目里隐藏的图形,比较难用眼睛一下看出来。有些学生可能会漏数隐藏的,一部分同学对这个内容不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解剖,找出第二排中隱藏的2块方块,再把屏幕上第一排中的2块方块一个一个消失,使学生能清楚看到那两块隐藏的方块,再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地数出总个数。这样生动而又形象的演示,多演示几次,突出重点,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方体的分裂和重新组合,学生对这样的图形拼组就加深了印象,且效果良好。又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掌握面积公式是重点,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难点。而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是很难理解的。笔者用多媒体演示就形象多了,动态演示把一个圆先平均分成四份,用不同颜色表示,拼起来不像圆;再把四份平均分成八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然后,再依次进行平均分成十六份、三十二份、六十四份,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知道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掌握,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抽象的过程规律,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这使学生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大大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设丰富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最佳教学效应,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
参考文献:
[1]周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1,第1版
[2]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