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代,当个“吃货”有多难

2020-05-19

红领巾·探索 2020年2期
关键词:随礼分餐制席子

对现代人来说,吃饭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只要妈妈一喊“洗手,吃饭”,我们就迅速地行动起来,很快坐到餐桌边,开始扒拉起饭来。这样的场景对古人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因為在古代吃顿饭,需要讲究的东西太多啦!

卫国的国君卫出公和大夫们在房间里饮酒作乐。他突然发现大夫中的褚(chL)师声子只是把鞋子脱了,并没有脱袜子。

卫出公当时就很不高兴,问褚师声子:“你为什么不脱袜子?”

褚师声子解释:“我的脚有疾病,不太好看。让人看到是对别人的不敬,所以不敢脱袜子。”

可卫出公听了这个理由,更加生气,甚至扬言要砍掉褚师声子的脚。

分餐制

孔子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孔子的意思是,席子如果没摆正,就不要坐;肉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切割,就不要吃。

席子对于古人来说,很重要。铺席子是有讲究的。如果铺了好几层,那么第一层叫“筵(yWn)”,后面几层叫“席”,合起来叫作“筵席”(我们现在讲的“筵席”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到底家里可以铺几层席子呢?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多铺几层席子。那时的礼法有规定:天子之席五层,诸侯之席三层。

比较讲究的人会给席子镶(xiQng)边,用什么颜色镶边也有等级规定。

铺好席子后,古人就在席子上面放上小餐桌。小餐桌也叫“案”。小餐具可以直接放在案上面,而大餐具则放在席子上。于是,一人一案,自己就吃自己的。

所以,分餐制很早就在我国流行啦。

我们现在的聚会都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很热闹。不过,在唐代以前,你是看不到这种情况的,因为大家都是分餐食用。唐代以后,分餐制才开始逐渐转变为会食制。

白席人

在古代的宴会上,吃饭的规矩是上一道菜就吃一道菜;没吃完的菜你想吃第二口,是可以随意吃的,但,想吃新上的菜就得听东道主的。只有当东道主说“我们启筷吧”之后,你才能动筷子吃新菜。

会食制开始流行以后,宴会上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职业——白席人。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主要从事下请柬(jiAn)、安排座次,在宴会上劝酒、劝菜等工作。

在宋代,白席人还要主持宴会。宋代的宴会有规定:如果你随礼多,那么你就可以多吃几道菜;如果你随礼的数额不够,那么你就没有权利吃那道档次可能高一点儿的菜了。

所以,跟古人相比,你是不是觉得现在能自在地吃饭是件很幸福的事呢?请珍惜每一次吃饭的快乐时光吧!

猜你喜欢

随礼分餐制席子
买衣服
“一席话”的来历
著名学者呼吁恢复中华“分餐制”
《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
凉席突然不凉了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凉席突然不凉了
也算分餐制
广收随礼、大摆宴席的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