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共签“军令状”

2020-05-19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军令状省会生产总值

谢玮

当各方因疫情影响而对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和速度发愁担忧时,济南市的一份“军令状”吸引了各界关注。

4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2020年16市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其中,济南市承诺事项包括,加快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家北方地区总部经济基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地方国民生产总值(GDP)迈过1万亿元门槛。

其中,济南市2020年GDP要超过1万亿元的承诺,分外显眼。据《大众日报》报道,这一承诺的完成时间是今年12月底,责任人是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

如果这一目标顺利实现,那山东将拥有青岛和济南两个GDP万亿之城。

年初至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济南能够克服这种影响,跨入GDP万亿俱乐部吗?

济南GDP离万亿只有一步之遥

2019年,济南市GDP离万亿只有一步之遥。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濟南市地区生产总值9443.37亿元,比上年增长7%,占山东省比重达到13.3%,居山东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06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3265.22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835.09亿元,增长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416元,增长5.7%,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5430美元。

事实上,这一成绩得益于去年山东省的行政区划调整——莱芜市整体并入济南,两个市辖区得到保留。

而在此之前,虽然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但是GDP一度位列青岛、烟台之后,屈居省内第三城。

省会城市是省行政中心,一般为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医疗等中心, 在一省发展中起关键带头作用。

近年来,强省会、城市首位度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高频词。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要打造强省会战略,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济南也不例外。

那么,济南今年打算如何发展?

济南在公开的20项承诺任务中提到了不少大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GDP迈过1万亿元门槛、机场扩建、轨道交通、留住大学毕业生……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被摆在了十分显著的位置,可见其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视程度。

此外,济南于今年年初发布《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承诺事项中提出,深入实施该计划,推动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在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的承诺中,明确提出12月底前国民生产总值迈过1万亿门槛。

如今,新基建风头正劲。在承诺中,济南提出推动先行区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推进G220有轨电车和快速道路建设,新开工道路工程80公里;开工安置房200万平方米,同步启动水电热污等时政场站设施建设,谋划新建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综合服务等公建配套项目。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轨道交通二期等重大工程,积极推进5G、充电桩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等。

济南还提出,加快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实现金融业税收190亿元左右,增长10%左右;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1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万亿元;实现保费收入550亿元;普惠金融总量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增金融机构60家左右。

未来,济南的答卷非常值得期待。

青岛承诺GDP增速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

长期以来,济南、青岛两座副省级城市经济实力的对比尤为引人关注。甚至有人曾调侃,提出“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之说。

不过,二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缩小。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青岛GDP总值高于济南,而济南GDP增速则高于青岛。

2019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以11741.31亿元领跑全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济南市生产总值为9443.4亿元,在省内排名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

和济南一样,青岛市也是20项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其中有4项是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二人共同担任责任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17日,《青岛日报》所属微信公众号“青岛时政”推送《王清宪:济南正铆足劲冲刺一万亿GDP大关,我们要有紧迫感啊!》。文章引用王清宪的讲话表示,“济南干部这两年来在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方面的状态和成效,的确值得青岛干部学习!”“济南正在铆足劲冲刺一万亿GDP大关,我们要有紧迫感啊!”

在宏观经济方面,青岛市承诺“精准服务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责任人是王清宪和孟凡利。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可谓是非常引人瞩目的数字。

在新基建方面,青岛的动作似乎更大。

青岛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总投资3520亿元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6500个。重点突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总投资1500亿元的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

2020年4月27日,山东济南城市全景。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看似增速很高,实际上并非近年高值。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此外,青岛还提出要精准引进科学家及科研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和创业团队,全年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4万以上,建设筹集人才住房10万套以上。

从承诺来看,济南、青岛两市的发展速度和势头令人振奋,那么,济南今年能够反超青岛吗?

有评论认为,济南、青岛错位发展也很明确,未来究竟谁的经济排在省内首位,其实并不重要。最终重要的是,能否培养出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群或者都市圈,协同效应才是大势所趋。若能同时打造两大核心,各自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GDP万亿俱乐部还有哪些“后备军” ?

当前的城市竞争可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19年,中国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共有1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

而在GDP万亿俱乐部还有哪些“后备军”中,GDP超过9000亿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每个城市之间的差距不过几十亿,可谓竞争十分激烈。

济南将以怎样的姿态迈入“万亿俱乐部”,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军令状省会生产总值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军令状”莫成伤害员工的“严刑峻法”
A Trip to Xi’an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省会攻略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抗战时期江西省会迁驻泰和概述
省会党报评论的责任与情怀
“军令状”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