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的传播之道

2020-05-19伍诗琪张洪茂

科学之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苍耳果皮椰子

伍诗琪 张洪茂

自力更生,各显神通

有些植物的果实生有类似弹簧的结构,成熟后会打开“机关”把种子弹射出去。原产于欧洲南部的喷瓜,可谓最有力气的果实了。成熟的喷瓜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在风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脱离瓜柄,露出一个小孔,种子就从小孔中被喷射出去,射程可达5~6米。

喷瓜能喷射种子,得益于其瓜皮内的特殊构造。与葫芦科的其他植物不同,成熟的喷瓜种子浸泡在黏稠的浆液中,而非埋藏于柔软的瓜瓤内,可流动的浆液为喷射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我们熟知的蚕豆、大豆和曼陀罗等植物的果皮富含纤维,组成果皮的各层细胞排列方式不尽相同,细胞壁的厚薄也不同。果实成熟时,果皮的含水量下降,各细胞层发生不同程度的皱缩,产生不均匀的力,使得果皮在夹缝处崩裂、炸开,弹射出种子。

迎风飞舞,四处为家

以风为媒介传播种子的植物不胜枚举。它们的种子或细小轻盈,可随风飘散;或长翅带毛,可借风而上。兰科的种子便以小、轻、多而著称,粉尘似的种子每粒个头在0.3~6.5毫米,质量不超过1微克。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兰科植物的种子能被风带到千里之外。当然我们也不用担心种子太小不易发育,因为兰科植物的每一个蒴果中含有数万乃至数百万粒种子,庞大的数量可以弥补部分种子的损失,总有种子会遇到合适的地方萌芽。

较重的种子如果也要借风力传播,就必须有特殊构造。如蒲公英的种子生有降落伞似的冠毛,可以随风飘散到远处;杨树的种子长满绒毛,通常还粘连成絮状,可随风到达数十千米之外;松树的果实上排列着整齐的种鳞,果实成熟时种鳞张开,种鳞包裹着的带有小翅膀(种翅)的松子可以乘风飞出一小段距离,但通常离母树不太远,杉、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也是如此;槭树的果实成熟后,其果皮可铺展成果翅,果实脱落时也能在风力的作用下飘离母树。

水上漂浮,随波而流

风只能帮助一些小而轻的种子传播,有些较大的种子想到达远方就要借助水了。这些植物多生长在水中或岸边,演化出与水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如种子外包裹着蓬松轻便的组织,其作用好似一条小船,可以载着种子远航。

莲蓬是莲花凋谢后膨大的花托,蜂窝状的花托如海绵般松软,花托里有众多充满空气的小孔,可使成熟的莲蓬在水中浮起,随水漂流。花托浸水腐烂后,便释放出莲花的种子——莲子。莲子果皮中的通气系统能让它在水面继续漂浮一段时间,待果皮中的空气消耗殆尽或果皮被水泡烂后,莲子便沉入水底准备萌发。

椰子树是生长在海边的陆生植物。椰子的中果皮含有大量纤维,质地疏松;而外果皮为革质,可防止水的渗透,好像为椰子穿上了一件救生衣,能帮助椰子漂向远方并成功靠岸,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地生根。有趣的是,我们喝到的美味可口的椰汁其实是椰子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准备的营养物质,可以保证椰子即使到达土壤贫瘠的海岸边也能顺利萌芽。

借助动物,远途旅行

除了自食其力、借助风或水传播后代的情况外,许多植物种子的传播还与动物行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植物会在不伤害动物的前提下,利用它们完成种子的传播。

小时候,我们乐于将苍耳粘到别人的衣服或头发上来打闹玩耍。实际上,小小苍耳就是用自己的小刺钩紧紧挂住动物的皮毛,跟着动物四处传播的。像苍耳这样长满了刺和钩的植物还有鬼针草、窃衣、猪殃殃和其他茜草科的果实,它们成熟后也能牢牢抓住过往动物的皮毛,悄悄开启免费旅程。等动物发现自己被当成了顺风车时,小刺头们早已经被带到远方。同样喜爱旅行的还有天名精的种子,其表面生有黏液,能附着在鸟兽身上被带到远方。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是动物最主要的食物和能量来源,许多动物在取食时便不自觉地帮助种子完成了传播,二者彼此依赖,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香樟树以浆果吸引鸟儿,难以消化的种子经消化道排出,这样就完成了种子的远距离传播。你一定想不到,体形庞大的大象也會被小小的芭蕉“利用”。芭蕉用鲜美的果肉吸引大象前来取食,种子便得到了传播至远方的机会。

猜你喜欢

苍耳果皮椰子
ISTEN
椰子旅行记
悄悄来到的苍耳
会“说话”的苍耳
苍耳娃娃
椰子漂流记
削皮器也扭曲
白木香果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果皮糖加工工艺
别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