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2020-05-19于喜艳肖丽华何能欣

科技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开发技术油藏裂缝

于喜艳 肖丽华 何能欣

摘 要:油藏开发对于我国能源生产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是缓解能源矛盾问题必须要完善的工作。然而油藏开发是一个永久命题,需要广大从业者不断探究、分析、完善。基于此,下文立足于近十年来我国油藏开发情况,阐述了国内油藏的地质特征,然后简要论述了油藏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油藏开发;开发技术;地质特征

近几年,我国油藏开发方向发生一定变化,在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几类盆地的斜坡、凹陷中心均有新的油藏发现以及突破。2011-2014年间国内形成了多个油气区,如华庆地区、松辽盆地中浅层区、阜东斜坡区等。2018年,中石油在河套盆地油气勘探也取得重大成果,先是华北油田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吉华2井于2000米井段内发现一二类总计195米厚油层,而后又在距离吉华2井不到100公里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预探井松5井,试油获62.6立方米高产油流。为推进油藏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立足于近几年我国油藏勘探、开发实际情况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一、油藏地质特征

(一)不同成藏组合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根据油藏赋存的位置关系,一般情况下,岩性油藏可大致分为源上、源内、源下三个类型。其中,源上组合主要和岩体的势差驱动有关,国内近十数年发现的源上组合油藏,多为下生上储型的油藏,此类油藏和有利圈闭、油源断裂等因素息息相关,油藏的分布同时受岩体层序界面、断层构成所控制[1]。一般情况下,源上油藏往往有着充足的油气源,畅通的运输渠道以及良好的势差,油气的聚集情况良好;源内组合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油水压差、毛管压力差影响,油藏多表现为“自储、自生”的发展状态;源下油藏的生成和压差驱动、生烃增压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松辽盆地油藏就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二)不同源位关系、成藏过程的岩性油气藏形成特征和主控因素

既往研究证明,根据油藏的具体位置以及油藏源岩和油藏位置的关系,可大致将岩性油藏分为远源、近源两种类型,根据初次的油藏成形原理,判断油藏是否需要经过有效改造。远源主要是指油藏区域和源岩的距离相对较远,近源则反之[2]。四川盆地西部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松辽盆地西斜坡高部位等均是典型的远源油藏;松辽盆地坳陷中心萨尔图油层、渤海湾盆地歧口中心油层是为典型的近源油藏。

二、油藏开发对策

(一)缝网匹配水驱开发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在实践中证明,在开发过程中动态裂隙会导致含水率快速上升。在开发过程中,常见“动态裂缝”,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进行有效处理。动态裂缝受到应力场控制,伴随压力发展逐步发展,且储集层也表现出不均勻的发展状况。缝网匹配水驱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模式,具体表现为:(1)低渗透油藏开发以缝网匹配为核心,技术关键要素是正确认识“缝网”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如在开发的过程中,基质出现了“孔渗条件”,且能够达到有效驱油的效果,应该尽量减小高压注水,同时合理控制水井的规模,约束裂隙的产生。低渗透油藏务必要积极利用裂隙对于液流的导向作用,同步对储集层进行改造,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缝网匹配体系,并多次、连续的调整井网方向;(2)富集区带需要准确判断,综合利用水井井距优化技术、裂隙识别技术、裂隙预测技术、注水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缝网匹配”必须要贯穿在低渗透油藏开发全过程中[3]。

目前,缝网匹配水驱开发方式尽管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践中仍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需要提高对裂缝分布情况的预测水准,透彻研究低渗透油藏裂缝发展规律、机理等;(2)需进一步分析水驱波对于动态裂缝的影响;(3)需进一步研究裂缝和井网的匹配规律;(4)需要推进油藏、地质工作的协同运作。

(二)三元复合驱开发

三元复合驱开发模式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是为业界典型,大庆油田经过多年来的矿场试验、技术攻关、技术开发,逐步构成了综合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驱动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促生出了以提高控制程度为核心的方案优化设计模式。该模式自2014年起就在大庆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在长垣Ⅱ类油层应用,促使该处开发效率提高了20%。三元复合驱开发综合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乳化、结垢沉淀特性,以“降低主段塞用量,优化体系配方、段塞组合和分阶段调控”为指导方法,应用价值显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当前的油藏开发方法已经极为成熟,完善了适合国内地质情况、油藏基础条件的特色化开发理论,并发展出了符合不同油藏开发主体的技术类别,可为油藏开发提供可靠支撑,并能够支持中国能源生产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突破技术大关、成果大关,开创出了一系列的特色化化学驱开发技术体系、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体系,对于广大从业者而言,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是一个永久的目标,未来必须要立足于已经成熟的开发方法、理论内容,坚持“配套研发、实践攻关”等方式,推动油田开发技术的有序发展。上述内容或较为粗浅,还需要广大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跃明,黄东.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认识[J].天然气工业,2019(6):22-33.

[2]赵文琪,赵伦,王晓冬,等.弱挥发性碳酸盐岩油藏原油相态特征及注水开发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43(2):281-286.

[3]刘婧,石开波,等.塔里木盆地东河1油藏低渗层层序控制特征及其对注气开发的影响[J].地质通报,2016,35(5):832-841.

猜你喜欢

开发技术油藏裂缝
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低渗透油藏C02吞吐选井条件探讨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
关于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探讨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