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

2020-05-19王春莲

商情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产品

王春莲

【摘要】农业经济发展的快慢、好坏都对国民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要想有效、持续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要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因素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农产品向市场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使之逐渐变为市场化运作,这对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经济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现代农业已不在仅是满足个体的生产生活,它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道路和趋势。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经济;发展作用

在农产品市场化环境下,农业产业面临土地资源、劳动力和科技应用等多方面问题,农业经济想要适应新的环境要求,就需要及时转变发展方式,走现代化、产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通过加速农业产业配套体系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混合型、多样化经营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农业多产业、多领域融合建设,构建全链条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1 市场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

1.1农产品的价格开始接受市场调节

长期处于传统市场环境下的农业经济,其经济发展状况非常受政府各项决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稳定、有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要想得到发展,就要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的价格。要依据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同时还要遵照农产品的实际供应情况再次确定。所以,在进行农产品价格制定时,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以此来合理的调整农产品的价格。

1.2农产品在市场的供应状态,影响着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只要农产品市场保持充足的供应,就会使合作购买的人数不断增多,进而对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维持稳定运行的农业市场化及农产品供给的良好状态,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进而使得市场运行更为灵活、多样。目前,我国的农业市场供应仍處于初级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业市场化的运行产生必然的影响。

2 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

2.1有利于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以市场作为主体的资源实现了有效的优化配置。农产品进入市场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使之接受市场的调节,以科学数据及地域调研为支撑。农民不再盲目的进行生产投入,也不再存有靠天吃饭的心理和状态,新的科学性系统分析,是其的调节分析在数据的基础上得以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逐渐获得了一种新的规划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区域定位对农产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2.2有利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完善

农业相关各生产要素随着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而发生改变。在初期阶段,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会受到多种资源要素的限制,如技术、农具、土地等变量,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都可能产生约束。除此之外,其市场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在农村地区形成了与农业生产相关各要素流通的趋势,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推动了经济效益的不断发展。

2.3有利于推动农业政策的改革

国家制定的农业相关政策,是具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体现。只有在农产品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让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调节相互配合,才能使农业生产发展得以真正的前进,进而使农民的利益得以保障。近几年的发展中,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对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提升土地流通的速度、加强技术投入等。相关农业政策的调整、支持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4有利于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利益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只有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才能顺利、稳定的走上市场化道路,但这都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样的,农产品市场化是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唯一动力。

3 农产品市场化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3.1合理优化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农业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农业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产业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分配和再优化,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第一,优化土地资源流转,高效利用土地。在坚持基本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充分整合各类土地资源,以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产业化发展。第二,重视人才建设,强化科技投入。高效利用农业产业资源的关键在于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于“人才”缺失。因此,优化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时,要注重发挥政策优势,积极鼓励先进人才向农村、农业领域积极流动。同时,要发挥公共投入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农业前沿技术水平,完善农业设备研发机制。

3.2深化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推进农业经济品牌化经营

农产品市场化下,我国农业经济进入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多项要素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第一,深化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经营要素,把握市场需要和产业优势,为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新常态下要强化技术投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适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根据区域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优势主导产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第二,在农业经济领域,既要注重发展农业产业,也要发展非农经济产业。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加工技术和物流体系的应用优势,完善农产品加工机制,扩大农业经济附加值。通过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形态,扎实推进绿色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经济特色化、品牌化和优质化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4 结语

我国农业经济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等都随着产品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变革。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生产力,其的发展就带动着我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所以,在农业发展中,要转变传统农业固步自封的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脚踏实地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农业得到真正的发展,进而有效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芳.探讨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24,28.

[2]谭瑛.经济新思维视域下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25-26.

[3]于扬,吴鸣然,吴兆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16):120-124.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