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终端进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2020-05-19于晓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4期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移动终端不仅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移动终端概念及技术支持,提出了针对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部分问题的移动智能终端解决策略,并将该实践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平台  教学协同管理  教师督导  学生自主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教学工具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改变。本文所重点提出的智能移动终端,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处理能力的移动设备,较为典型的如智能手机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实际上,移动智能终端不仅有自身独立的操作系统,而且还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支持。不仅可以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同时配合电话卡等设备也能接入无线网络,成为了当前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将移动智能终端作为教学载体,融入更多新媒体技术,学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展开自主学习,弱化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完成课堂教学的知识延伸,也提高他们的学习灵活性,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进程中的种种缺陷,展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力。移动终端进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后,也给一些自律性不好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针对性地解决其依赖性、传染性、反复性的特点,变“堵”为“疏”,使移动终端成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学习,信息技术为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涉及到微信、QQ、优酷、WiFi等多种技术。

一、课堂教学管理引入移动终端平台后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方位普及移动技术,这为移动终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教育界也同样认识到了移动终端相关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中来,成为优化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重要手段。有些学校甚至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户外教学和远程教学,极大地创新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整体的教学质量[2]。大量实验研究均表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对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是未来教学的一大趋势。

与国外情况不同,我国在移动智能终端引入课堂教育领域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彩信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发展至今,无论是包括腾讯课堂在内的各种支持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平台,还是网上海量的教学视频,都使得移动智能终端逐步成为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辅助设备。这种新型课堂一方面为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尤其是虚拟情景的创设,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教学难度。基于移动终端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强大的交互功能、影像功能,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深层次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个性化发展[3]。

移动智能终端所支持的各种第三方软件,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方便了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移动智能终端引入教学管理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观测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特别是无线网络连接入移动终端后,出现了学生、老师以及学校管理层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度过高的新问题,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被人为降低,此种现象在学生身上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1.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网观看娱乐节目和打游戏,以此打发相对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时间,不仅不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秩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沉迷于各种游戏,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障碍。网络的发达,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使学生眼界变得更宽广,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上。不过网络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学习持续被打乱。教师须要认识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的严重危害,应对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作出及时调整,充分利用智能终端信息给学生成长带来的益处,创造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氛围。

2.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而减少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引入移动智能终端后变成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板书为主和学生及时记笔记变成学生拍照多媒体课件,学生未经深入思考就用手机百度教师的提问。从教学效果长期性角度来看,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实时沟通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良性互动和共同讨论能营造出一种互动愉悦的课堂环境从而感染学生。智能终端技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出现,多媒体动态课堂教学同步呈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交流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相应学科的理解深度,进而影响老师课堂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学校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也会产生新的问题[4]。

智能终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研究从而利用好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和教师都在课堂上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条件。

二、完善移动智能终端进课堂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性

学校管理者应重视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教学中的便利性和先进性功能,协助任课老师完成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第一,从教学评价内容来看,教学管理包括老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课堂听课双重效果的检查。通过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进而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所处的层面。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学习计划,有效划分课堂时间,譬如学生应该在不同时间段完成不同的学习计划,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都加入到制订的学习任务中,与此同时给予课堂上的移动终端以必要的制约。学生将在这种学习计划的影响下慢慢地适应学习新环境,学会对智能终端有效地使用,从而保证移动终端能够服务于各学科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减少学生对移动终端的依赖。第二,要对教师的教学计划逐步完善,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性和趣味性比较浓厚的课堂新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相应教师的教学活动,因而要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上来而不是移动智能终端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一部分自制力较差和心理素质弱的学生容易被吸引甚至沉迷于移动终端设备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功能。教学管理层理应对这一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加以引导。可结合教学安排,定期开展一些讲座活动,并在校园文化中增加相应的宣传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为科学、合理地使用移动智能设备,避免沉迷于网络生活,从而有效减少不良网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同时,应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移动智能终端使用态度,不滥用也不能弃之不顾。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的学习、沟通功能,不沉迷于移动智能终端所带来的娱乐功能,为学生自控能力的提升、自律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移动智能终端,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避免影响课堂秩序、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功能和作用,利用智能终端强大的功能来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3.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受环境的限制,教学效果有着天然的“天花板”制约。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可以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实现课堂教学平台进行同步课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地域的限制,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成本。学生任意地点和时间参与课堂学习成为可能,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无线客户端实时沟通,有效地提高了移动智能终端辅助教学的实践性功能。老师和学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在课堂外进行师生互动,随时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查询学习资料,然后通过投影仪直接分享。教師应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逐步进入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完成有效沟通,辅助学生掌握课外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无线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学习公开课,共享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尽管网络教学优点多多,但是不能完全依靠网络进行授课而忽视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取其精华,真正发挥移动终端设备对现代教学的正向作用。

4.协同教学管理策略

设立良好的互助协同小组。借鉴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组员的协调者、实践人、活跃人员、评估人、引导人、协作人、完成人、专业人士等角色设立裁判员、核查员、联系人、书记员、总结者和观察员等。协同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角色在实践中承担领导者、约束者、录入者、联系人、疏导者、材料收集人。所有参与者在智能终端都清晰地知晓自身角色和其余人员的分工,在实践活动中各司其职,协作互助,共同完成分派的任务。明确的分工使教师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各个组的进展并确定不同学生对协同组的作用,根据问题发现对应的责任者,从而督促成员和协同组的进步。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在智能平台录入协同教学小组的职责问题,也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组织者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协同小组的指导策略下实施教学计划。教师对学生适当地进行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协作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关注协同小组的实践进展,对于不合适的言行进行及时纠正和批评教育。教师应该和学生在课后及时沟通,以倾听为主,从而承担教师在学生学校活动中的监督职责。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有助于教师计算学生在协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发言数量和时长,统计出学生提交的先后顺序,从而判断学生的参与态度和积极性。教师还要发挥提醒功能,协助角色定位不清晰的学生及时完成角色再入。教师还应该及时妥善地解决协同小组内部的矛盾,推动协同小组成员融洽相处并高效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教师应该推动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完成任务的协同效率。协同小组成员的协作技能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会经历矛盾协调至关系融洽、以自我为中心到集体一员的角色转换,教师应该在这些转换的过程中发挥桥梁和向导的作用,从而积极促进协同小组的任务完成。

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使得在教育领域引入移动智能设备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更是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这种变化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更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科技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终端的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强化沟通和交流,为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促进作用[5]。

参考文献

[1] 龚志武,吴迪.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

[2] 周琳,陈旭.基于移动网络的现代教育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7(11).

[3] 蔡宝来,杨伊.基于移动学习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5(09).

[4] 朱莎,杨浩,徐顺.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对学习动机和策略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8(02).

[5] 孟志远,谭维智.移动终端进课堂:价值、挑战与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9(02).

[作者:于晓玲(1983-),女,辽宁铁岭人,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