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2020-05-19薛飞黄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薛飞黄

摘 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山西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分析山西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借鉴国际及全国先进城市所引进的德国IPC技术,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德国IPC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9-0078-01

一、山西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迅速的发展,短短三十年间,我国经济已从世界第三十五一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仍不完整,其体系建设仍需改进。除此之外,中小微企业的良好运行,能为我国提供76%以上的城乡就业岗位,解决50%以上的国企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增加70%的就业人员以及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1]。但他们往往很难从大型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只能转而寻求内部融资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贷款,而这往往会降低他们的绩效水平[2]。

具体来说,山西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贷款的渠道过于狭窄、贷款的门槛太高、贷款的成本太大、贷款的周期过长以及贷款的风险相对较高。

在银行方面,不愿意给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放贷成本高、企业信息少、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贷款风险大。

总而言之,银行考虑到中小微企业贷款所带来的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往往不愿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目前国内并没有较好的一个解决方案。但国外金融长足的发展历史表明,这是可以通过合理的信贷技术解决的。

中小微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更好地开发与挖掘这部分市场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山西大量的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在选择贷款策略时,主要体现在模仿和自我总结两个方面。

综上可以看出,中小微金融机构要么与大型金融机构采取同样的策略竞争大型企业,要么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没有适合的放贷策略,导致失去了一部分潜在的优质客户,同时又增加了不良贷款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西的金融机构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国外信贷技术是在长期的市场化改革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新的放贷策略,不失为一种良策。德国IPC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技术之一。

二、德国IPC技术

1.德国IPC技术介绍。德国IPC公司全称为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专门为提供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提供建议咨询服务的合法公司,他将单一的咨询服务与项目实施的监督责任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结构体系。德国IPC公司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为特定的客户提供合适的小額信贷产品,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咨询服务。经过长期市场化的金融环境洗礼,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我国以国开行与世界银行的中小微企业信贷项目为契机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时,IPC公司是唯一一家中标的企业。德国IPC公司核心技术即IPC技术,是用来评估贷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一种技术。它不再仅根据以往企业的“硬信息”以及抵押物品的有效性和价值来做出信贷决策,而是主要根据贷款企业实际的信息等来做出信贷决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贷款人实际的还款能力、贷款人还贷倾向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的把控。

2.IPC技术的具体内容。IPC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于软信息和硬信息的分析、交叉检验、贷款人实际的还款能力与还款倾向为考察的唯一依据,结果为劳动密集型业务。

三、将IPC技术引入山西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德国IPC技术自我国2005年引入之后,多地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德国IPC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应该被山西的中小微金融机构引进学习。在引进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明确定位。IPC技术适用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包括想扩大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等小型、微型企业。

2.培训员工。信贷员在保障整个贷款良好运行的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训员工时,也必须重视起来。需要借鉴德国IPC公司的培训模式,引进先进人才,实行“学徒制教学”,放弃传统的课堂式授课,采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措施,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地、反复地讲解,保证信贷员对中小微贷款模式的充分理解与把握,使他们不仅能看懂各种财务报表,还能亲自动手制作,然后能从报表中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贷款人的还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不给贷款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通过把业绩与绩效挂钩、绩效与工资挂钩的模式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培养高质量的信贷人员。

3.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有了专门的信贷团队,就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来对他们实施管理工作,不仅要建立对部门经理的激励措施,使他们采取措施,不断增加贷款人的数量,还要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来保证贷款的质量,减少不良贷款,将其绩效与工资水平相互联系,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并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4.充分融合本土实际情况。在引进IPC技术时,切不可生搬硬套,全盘接收,要结合山西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全新的信贷措施。

5.建立良好的信贷文化。通过不断地推出信贷业务,深入市场进行推广,培养诚信、忠诚的合作伙伴,树立健康的信贷文化,更有利于中小微金融机构健康稳定的发展。

6.不断创新。引入先进的IPC技术后,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银行业不断地推陈出新,跟随时代的变化,创新出适合多样化贷款人的多样化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

7.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以上步骤,还需要建立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记录每次的贷款业务,保证每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2017—2022年中国企业经营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EB/OL].中国报告大厅,2017-07-25.

[2]  刘畅,刘冲,马光荣.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J].经济研究,2017,(8).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金融支持新疆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中小微企业在四板市场的融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