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的日本不止一面

2020-05-19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总量制造业日本

李前

有一些人嘲讽“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认为日本行将没落;也有一些人认为,日本仍然强大,老牌发达国家的家底雄厚。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数字化经济趋势渐显,以及全球经济实力“洗牌”的当下,唱衰日本的声音似乎占了上风。哪一面才是日本?

在你眼中,日本没落了吗?

从宏观经济指标和贸易指标看,日本似乎一直在“堕落”。

根据公开数据计算,1990年至今30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1.14%。早在2010年,日本就已被中国超越,在世界经济总量排名中退到了第3位,拱手让出了长期占据的第2名宝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85—1995年,日本经济总量从1.39万亿美元迅速增加到5.45亿美元,之后一直在4.5万亿美元一线上下波动,2012年达到最高值6.2万亿美元,2018年回落到4.97萬亿美元。

从日本经济的重要拉动力量出口数据看,2018年以来,月度出口额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19年,有8个月出现环比下降。中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之一。2015—2019年,日本对中国出口额有3年出现同比下降,其中,2019年下降2.6%。

毫无疑问,这些数据都成了人们不看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不过,判断成熟经济体不能仅看经济增长率,而要从长期的时间线看其发展阶段。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期,日本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12%以上;1961—1989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速达到6.2%。高速发展为日本积累了深厚的家底,早早领先于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

从世界银行的数据看,2018年,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20.49万亿美元、13.61万亿美元、4.97万亿美元、4万亿美元和2.83亿美元。除了中国,其余4国均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不高。德国和英国经济总量要超越日本想必比较困难。以1980年为例,德国经济总量为0.95万亿美元,英国经济总量为0.56万亿美元,日本经济总量为1.11万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两国与日本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扩大了。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经济总量将占据第3名的位置。

前面几十年积累的经济实力成为日本后继创新发展的强大支撑力,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具备的优势。

见微知著,日本制造业告诉我们

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优势在如今技术革命浪潮中转变为前瞻者的定力。

尽管多年来不少人吹捧虚拟经济的好处,但最终,每一次都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顶上去,逆转了大大小小的全球金融风险。德国早早提出了“工业4.0”,美国一直在强调“制造业回归”,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漫长的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唯有制造业强大,才能在遭遇风险时屹立不倒。

日本更是深谙这一点,2013年出台了《日本再兴战略》,2016年发布《第四次工业革命先导战略》,2018年公布了《综合创新战略》等。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承接美国传统产业、向亚洲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产业的过程,甩掉了低技术、传统制造的包袱,加速走上了数字化、智能化之路。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抛弃了传统家电产业。近10年来,如东芝、松下等日本传统家电品牌,纷纷甩掉家电业务,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海尔、长虹、美的等中国家电企业通过收购承接了一些日本家电品牌。虽然其中不乏日本家电品牌在与中国品牌竞争中江河日下的因素,但“抛弃”的举动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产业发展已经到了更高的阶段。

“日本制造”在全球受到认可。日本汽车、机床等诸多领域处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一时难以被撼动。“高精度”“高端”“精细”“高质量”等是“日本制造”的代名词。日本拿到制造业这张“王牌”已久,足以让它领先于世界很多国家。

如今,全球贸易规则正被重塑,新一轮产业革命开启加速通道,各国都在争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以期为未来发展打下牢靠的基础。日本以其创新实力为沃土,走在了全球技术潮流的前沿。

华为受美国打压,让中国深刻意识到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缺失的惨痛代价。而日本企业放弃家电产业,选择的新的切入点正是零部件制造。汽车、手机等许多产品中的核心零部件都是日本企业提供的。日本企业从产业的更细微处入手,把握关键环节,一招制胜。毫无疑问,未来一段时间内,日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仍然存在。

产业变革,从日本能学到什么?

据海关总署统计,日本主要对中国出口机电、化工和运输设备等产品,主要自中国进口机电、纺织品和家具玩具等产品。中国纺织品、鞋靴、箱包等传统产品在日本市场具有优势,而日本机床、汽车等高端产品在中国市场具有优势。

必须承认,中国产业和技术发展与日本尚存在差距。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或可以学习、吸收日本的先进经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专注本业。数量众多的日本百年企业告诉我们:极致的专注匹配稳定的发展路径。日本企业在各自领域体现出的“安分守己”, 值得我们学习。有了资金的原始积累之后,日本企业多专注技术研发和产品打造,不轻易扩大投资。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切忌与资本形成“对赌”。

精益求精。一方面,在打造产品时做到精细,用心研磨工序,日本机床产业的精细程度令人望尘莫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在提升效率时做到精细,高效运作生产线,高效管理企业。

核心是人。尽管日本制造业高度自动化,已经普及工业机器人,但并没有忽视人的作为。工匠精神的背后,是高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核心人才,最终决定企业能不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获得竞争优势。

看到日本的不同面,客观评估我们当下的实力,沉稳前行。

猜你喜欢

经济总量制造业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能超美国?乐观来看就在5年后
西湖: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实现“双提升”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