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布局“新基建”,打通产业链“堵点”

2020-05-19董莎莎杨子娇

当代党员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基建复产产业链

董莎莎 杨子娇

4月26日,走进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经纬大道的忽米网一楼展厅,大屏上实时滚动的一串数字格外醒目——

注册用户:227751(户),企业级服务商:81882(家),订单数:23323(单),订单金额:1705461730(元)。

“目前,忽米网的订单金额已经突破17亿元。”忽米网副总裁沈韬向记者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全员加班加点,对接需求金额4亿元+,平台询盘量突破60万次,实现了逆势上涨,业务量同比增长20%。”

当不少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困境时,忽米网却大显身手,不仅促进了母公司宗申产业集团的复工复产,也对整个重庆的产业链协同复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疫情影响,许多制造生产企业面临抗疫物资缺乏、生产原材料缺乏、部分产品滞销等问题。”沈韬说,“而忽米网在资源调配、助力生产上展现出了自身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忽米网“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产”,帮助企业通过“忽米云”及“产链通”等解决采购和销售问题,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复工。

线上协同

——上线“疫情防控工业资源共享平台”,开放300万条产业链资源助推企业协同复工

2月18日,忽米网上线“疫情防控工业资源共享平台”,连接了全国数十万家口罩、防护服、酒精、手套生产企业。

一周后,重庆恒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便从平台上采购了口罩3000件、消毒液250公斤、酒精200公斤、体温枪10把。

“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重庆恒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是璧山区一家生产加工机械配件的企业,在复工复产之际遇到了防疫资源不足的问题。

2月28日,重庆恒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按时复工。

疫情发生以来,忽米网利用平台优势,向制造业企业开放300万条产业链资源,汇聚了近20万台工业设备和近万名国际行业专家,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

“以汽车行业为例,重庆的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与全球40万家包括原材料、软件、设备等供应商直接对接,极大地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供应链难题。”沈韬介绍。

疫情期间,重庆胜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遇到了原材料供应不上的问题。

“他们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变速鼓,通过忽米网强大的供应链资源,顺利找到了新的供应渠道,解决了复工后无法生产的问题。”沈韬介绍。

线下走访

——实地走访收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因户施策”帮助企业“触网上云”

4月9日,九龙坡区华岩镇,忽米网线下小分队走进集电子、机械制造、铸造于一体的重庆兆际科技有限公司。

“现在复产了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主要是原材料问题,原有供货商还没复产,且价格提高不少……”该公司负责人程序眉头紧锁,2月24日复工以来,公司一直面临毛坯料等原材料紧缺问题。

随后,忽米网将该公司需求上传平台,帮其对接符合重庆正常市场价格的供应商。

3月初,忽米网成立“复工复产调研小组”,推进“企业腾云计划”——通过走访交谈、纪实反馈的方式呈现企业的复工状况,发挥忽米网平台角色作用,协调平台资源,更好解决受访企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这是一种比较辛苦的运营方式,但是很有效。我们会继续以这种方式推进‘企业腾云计划,一直持续到5月底。”沈韬介绍,“下一步,我们还会调整推进方式,联合全国的产业链代表企业,以更高效的方式推进企业上云。”

今年3月以来,忽米网收集了大量的企业供需订单,由专业交易顾问进行跟进;同时,为一些有临时性紧急问题的企业进行了视频专访,以视频栏目的形式为他们寻找供应商或客户。

智能护航

——为母公司宗申产业集团建智能化系统,生产线实现线上互动全线复工

4月25日,走进宗申1011智能生产线,机声“隆隆”。

“疫情之下,听到这些机器的轰鸣声,心里特别踏实。”宗申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刘功辉告诉记者。

2月10日,宗申1011智能生产线实现全线复工,比大部分企业提前了一周时间。

众所周知,制造业产业链长,宗申产业集团仅摩托车发动机这一种产品,上游就有300多家配套企业。

要复工,就得让整条产业链一起动起来。

300多家企业一级一級地配套,供货的时间、数量和产品标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满盘皆输”。

但宗申却做到了快速复工,其秘诀正是得益于忽米网。

2017年以来,忽米网为宗申1011生产线等多条生产线实施了智能改造,通过SRM、CRM、MES等智能化系统平台部署,实现了供应链的全面智能管理。

“依托于上述智能管理工具,宗申实现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线上互动,对供应链实现平台化管理。”宗申动力制造技术中心主管曹凌介绍,“同时,智能生产线也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在复工方面要容易很多。”

与传统的自动流水线相比,经改造后的宗申1011智能生产线人员减少66人,减少比例超过60%。

目前,忽米网已为21个行业打造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为企业降本赋能。

前瞻布局

——忽米网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源于宗申未雨绸缪,较早布局“新基建”

2015年,宗申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就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并依托宗申体系孕育产业“触网”。

“当时,还没有‘工业互联网‘新基建这些概念,宗申就前瞻布局这一方向。”沈韬介绍。

经过两年的内部孵化,2017年10月,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忽米网定位为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是我国首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业B2B创新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从前期产品制造到后期市场投放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制造业‘信息孤岛、资源缺乏等行业痛点现象,忽米网搭建起‘三位一体的战略生态体系。”沈韬介绍。

所谓“三位一体”,即以工业互联网资源协同及交易服务平台为商业层,以标识解析、智能制造和工业APP等为核心技术层,以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产业智能化赋能中心、标识解析应用创新中心为场景层,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圈。

“我们从制造业起家,因此更了解制造业的企业在想什么,以及真正的痛点是什么。”沈韬表示。

在这一平台上,企业可以找到产业链各个环节所需,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设备、人才等共享。

从3月初复工到现在,忽米网帮助300多家企业用上了云管理软件,为200多家企业解决了临时性紧急问题,忽米网平台上跟生产相关的订单增长了近1倍。

猜你喜欢

新基建复产产业链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产业链春之奏鸣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