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 碑志、杂记、笔记文

2020-05-1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杂记假山死者

一、碑志

碑志包括碑铭和墓志文。碑铭的运用范围很广,有封禅和纪功的刻文,如秦始皇的《泰山刻文》,韩愈的《平淮西碑》等;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刻文,如韩愈的《南海神庙碑》等。墓志文则是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最后有韵文,称作铭。

在封建时代,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死后的墓碑形制和名称也不同,分别称为墓碑、墓碣、墓表。官阶高的官员,墓碑是竖立在墓道上的,称为神道,所以又叫“神道碑”;官阶低的官员,则竖“墓碣”;“墓表”则不论死者生前入仕与否都可竖立,也称为“神道表”。墓志铭是墓志文的一种,前有志(散文),后有铭(韵文),内容主要是为死者歌功颂德。

1.明晓“三情”

碑志文一般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记述死者生平事迹,人物身份不同,记述的角度就不一样。对高官显爵多述其政绩,对平民百姓多赞其人品。死者与作者的关系不同,记述重点也不一样,为友人作碑志多述其友情和交往,为父母作碑志多记恩泽。阅读碑志文,要结合注释和历史知识,明晓人物身世、历史环境以及死者与作者关系等。只有迅速明晓这些情况,阅读文章、感知人物才有基础,才能较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2.关注“三式”

优秀的碑记文其实就是优秀的散文,它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述事议人、抒情论理,收到情理并重、文质兼美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阅读这样的文章,必须抓住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看清文章所述何事、所抒何情、所议何理,分析叙述如何为抒情和议论张本,抒情和议论如何揭示叙述的意义,从而较好地理解文章。

二、杂记

杂记类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兴起较晚,内容也较为驳杂。记人记物,记亭台名胜,记游山玩水等,都属于“记”的范围。

1.辨识类别

相对于传记文学而言,杂记类文章对写作技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表现内容也更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所以,阅读杂记类作品,要先明确其类别,进而依据其特征揣摩文旨。叙事性质的杂记,要先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件、原因何在、结果如何,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事理性杂记,要明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借助哪些材料进行印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等。

2.探明文意

杂记属于散文,内容复杂,写法灵活,但作为散文,“形散神聚”是其基本特征。阅读杂记考生必须通过其形把握其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苏洵的《木假山记》,作者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第一段介绍树木成材之不易,第二段以复叠的手法证明前段观点,第三段写作者之所以爱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为它可供人赏玩,更因其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栗刻削,凛然不可犯。通过阅读全文,我们明白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木假山形成之难,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不满,借对家中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做人应具有的品德和气节。

三、笔记文

笔记自汉魏六朝形成体裁,至唐宋以附庸而蔚為大观,流于明清。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几乎文人学者凡有著述,均作笔记,以见闻经历、随想心得笔录而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历史经济、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医卜星相乃至神鬼怪异,各门学科无所不包。笔记文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历史琐闻、考证实录和笔记小说,如《桃花源记》《项脊轩志》《梅花岭记》以及《世说新语》《聊斋志异》,都属这类作品。其特点是记事为主,强调“亲历”“亲见”“亲闻”;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短的则百余字;文章手法灵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

1.理清情节

笔记文多为叙事作品,其中以笔记小说最为典型。笔记小说与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经典传闻、杂说或民间故事,创作手法多用夸张、比喻,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但是,笔记小说又具有一般小说的共性特征,即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我们要理解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要阐发的主题,也必须从情节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概括故事情节,这既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也是阅读笔记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2.把握形象

理清情节是手段,把握形象是目的。比如,《聊斋》里的《叶生》,其主人公叶生学问很高,但几次落榜未能考取功名,丁知县的儿子拜叶生为师,很快由秀才考到进士,当上主政官,而叶生一年后才考取举人。可衣锦还乡时家人拒不相认,言其早死,视之,棺木赫然。理清了这样的情节,进而认识到叶生是一个可怜的读书人,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作者通过叶生的传奇故事,揭露了仕途难攀的不平,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虚伪。

猜你喜欢

杂记假山死者
假山
ORGANIZED GIVING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文心杂记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简析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