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造轻集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2020-05-19李宏兴

广东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陶粒集料碎石

李宏兴 甘 伟

(1 广州立墙墙体材料有限公司;2 广州大学)

0 前言

当今,我国已进入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固废资源化的新时期,对建筑的主体材料—混凝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高的物理力学性能,轻质、高强、多功能,又要节约天然资源,充分利用固废材料。目前,我国建设用砂、石集料自然资源紧张,装配式建筑市场需要大量的质轻、高强、节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品。显然,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人造固废资源化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开发、生产和利用技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高性能结构用轻集料混凝土将进入发展新轨道。

本文对以固废人造轻集料——瓷渣球形陶粒为粗集料,配制出强度等级LC30~LC60,密度1600~1900kg/m3的结构用轻集料混凝土,进行不同配合比的强度、密度、坍落度试验,并与普通碎石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1 原材料及试验条件

⑴原材料:本试验采用原料,水泥:PO 42.5 硅酸盐水泥;减水剂:高效减水剂FDN-2;粉煤灰:2 级;砂:中砂;陶粒:由广州大学提供,球形瓷渣陶粒,粒径5mm~15mm,筒压强度9.6MPa,堆积密度800kg/m3,颗粒密度12.8kg/m3,空隙率38%,不同时间吸水率如表1。

⑵试验条件。

试件100mm 立方体试件。

试验仪器和方法:混凝土拌和物和硬化后混凝土的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进行。

表1

轻集料处理:陶粒未进行预湿处理(考虑陶粒24h吸水率较小)。

2 混凝土材料配比及试验结果

⑴试件第1、2、3、4 组,LC30~LC50 陶粒混凝土材料配比及相应湿密度、初始坍落度、1.5 小时坍落度及7天、28 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2、表3。

⑵试件第5 组,LC 60 陶粒混凝土材料配比及相应湿密度、初始坍落度、1.5h 坍落度及7 天、28 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4、表5。

⑶轻质陶粒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对比试验。

试件第6、7 组,陶粒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应湿密度、初始和1h 的坍落度、扩展度及3 天、7天、14 天、28 天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见表6、表7。

3 试验结果分析

⑴从表2~表7的数据可看出,采用工业化生产的人造轻集料--陶瓷废渣球形陶粒具有较好的匀质性、颗粒形状,有较小的吸水性,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质量稳定、和易性较好,试验结果规律性较好。

表2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表3 混凝土性能测定结果

表4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表5 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

表6 陶粒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配合比

表7 陶粒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

⑵从表2、表3 可以看出,相同密度等级时,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水泥的含量、减水剂的用量增加而增加。

⑶从表6、表7 可看出,与普通碎石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在相应配比条件下,陶粒混凝土密度降低约25%。强度降低约20%。

⑷从表7 可看出,圆球形砂轻陶粒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流动性好,坍落度大,从而可减少水胶比(大约0.1 左右)。但在1h、1.5h 坍落度损失要大,因此掌控坍落度随时间损失的规律很重要。当陶粒吸水率大于7%,可考虑做预湿处理。

⑸瓷渣球型陶粒及混凝土断面见图1~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4 结论

通过本试验研究探明了,采用一种固废人造轻集料——陶瓷废渣球形陶粒为粗集料,能配制出强度等级LC30~LC60,干密度1600~1900kg/m3的结构用轻集料混凝土。其坍落度、密度、强度性能可满足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品的要求。

猜你喜欢

陶粒集料碎石
碎石神掌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改性陶粒对陶粒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性能研究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悲壮归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