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的市场传导效应分析
2020-05-19袁怀志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袁怀志(湖北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2018 年7 月10 日,特斯拉正式确认立项,在上海建立工厂。根据投资协议,每年计划造50 万辆纯电动汽车,该项目是上海最大的外贸投资制造业的项目,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全外资汽车制造公司。
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出台很多项政策来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也有补贴政策,此外,也由于此前一直限制着外资对汽车企业的控股比例,国内汽车市场一直面对国外的竞争也相对较小。从允许外资可以全资在国内建厂,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正式落地,这都预示表明,我国的汽车产业将完全面对外企的直接竞争,我国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对更严峻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在不断减少。因此,随着特斯拉的到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形式将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期间,国产新能源车企也将逐渐摆脱对政策的依赖,直面完全的竞争。
特斯拉公司创立之初就旨在建造新能源、发展新兴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其目标是开创绿色智能的出行方式。由于自主研发电池技术和电动整车技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的地位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量产电动汽车之后,特斯拉公司也在不断寻求扩大产能,扩张市场,寻求更大的技术变现。即便特斯拉公司领导着全球的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在中国,特斯拉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的汽车厂商市场占有率的影响,也有对相关政策、文化的不适应,此外,比亚迪、北京汽车等转型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可小觑。而新兴互联网模式的汽车企业,例如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地产生冲击。因此,特斯拉在上海建全资子公司,必然会带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同时也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
1. 新能源汽车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方向;第二,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在不同的阶段,哪一种更适合市场;第三,政府应通过何种方式促进新能业汽车行业的发展,如何制定更好地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第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制定战略来应对竞争,扩大市场地位,如何更好的发展[1]。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中,何立民(2018)得出电池续航能力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较弱,难以与燃油车对比。倘若,电池技术仍未解决,电动汽车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替代燃油车[2]。叶放郎(2018)认为全球汽车产业规模仍在扩大,燃油车受着汽油的不可再生和污染性的影响,纯电动汽车的清洁性优点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相对来说,安全性弱、续航能力低、充电设备布置不够等原因还是限制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3]。陈友鹏和徐春(2018)认为一方面能源短缺的威胁,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日益严重的,只要电池技术能有所突破,使得电动汽车的里程能力可以和传统汽车相提并论,纯电动汽车的竞争能力将超过传统汽车,电动汽车也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明显的帮助[4]。罗瑞琦(2019)认为各种补贴政策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只能靠政府补贴维系,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怎样设计更为合理的产业支持政策,防止一些靠补贴存活的企业不断消费资源,将补贴用到有价值的企业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发展[5]。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有应用相关数据研究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证问题,既有对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研究,也有对整车企业,整体产业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相关研究的研究内容缺少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应对特斯拉的国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冲击下的情况分析。因此本文将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为契机,尝试分析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应对特斯拉的国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冲击下的市场反应。
2. 特斯拉公司国内研究现状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的地位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也有较多的对特斯拉公司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些研究看好特斯拉的发展前景,认为特斯拉电动汽车技术高端,电池续航能力技术也日趋完善,在市场中也备受好评,随着充电服务系统的完善,电动汽车市场也将扩大,特斯拉公司将快速发展壮大;二是一些研究看衰特斯拉的发展前景,认为特斯拉汽车即便很环保,但由于其电池系统不够成熟,也由于特斯拉公司连年亏损,多年仍难以实现较大,经常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认为特斯拉发展将会很困难。
张伯顺(2013)认为特斯拉的产品营销策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逐步占领市场:首先是制造高端汽车树立品牌形象,形成高档的声望;其次是针对中产阶级人群制造中端电动汽车,第三步是制造亲民型的平民汽车[6]。张延陶(2017)认为特斯拉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竞争激烈,既有传统汽车厂商的步步紧逼,又有新兴汽车企业的竞争,特斯拉公司如果不能解决量产问题,就会对其市场地位,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7]。陈伟(2019)认为量产及供应商问题可以通过分析供应链得以解决;由于特斯拉公司采用了互联网营销的商业模式以及相关业务外包,这些因素或许是供应商问题的原因[8]。
国内相关文章有研究了特斯拉面临的实际问题及相关原因,也有理论描述特斯拉的发展前进,但对于特斯拉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研究也相对过少,对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在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之际,本文将研究特斯拉正式入华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短期的的整体影响、对特斯拉中国供应链企业的短期影响以及对特斯拉中国直接竞争的企业的短期影响。
二、实验研究设计
(一)实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8 年沪深两市主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于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采用锐思数据库中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剔除ST(退市风险警示)、数据缺失,波动较大的数据样本。由于创业板的特殊性,本研究不考虑创业板的数据,只对主板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共选取153 家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对于特斯拉供应链中国上市企业,搜索相关资料,确定有12 家主要的特斯拉供应链中国上市企业,同样采用锐思数据库中的特斯拉供应链股剔除ST(退市风险警示)、数据缺失,波动较大的数据样本。最终选取9 家供应链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于特斯拉直接竞争的中国上市企业,搜索相关资料,确定有6 家主要的特斯拉直接竞争的中国上市汽车企业,同样采用锐思数据库中的特斯拉供应链股剔除ST(退市风险警示)、数据缺失,波动较大的数据样本。最终选取5 家竞争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应用Excel 软件计算得到CAR 累计超常收益率、AR 平均超常收益率和R 超常收益率。对于清洁期的数据,用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回归系数。最后,用SPSS22 对不同窗口期间的CAR 进行单样本异于0的T 检验。
(二)CAR 计算的相关要素
1. CAR 计算的关键要素选择
计算CAR 关键要素主要涉及公告日、窗口期、清洁期以及预期收益率的估算。由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正式立项是2018 年7 月10 日,因此选择2018 年7 月10 日作为该事件研究的公告日。参照大多数学者的选择,相对客观地将〔-10,15〕作为本研究的窗口期,将〔-110,-11〕作为本研究清洁期。此外,对于窗口期内各样本公司在各个交易日计算预期收益率分别有不变收益模型法、均值调整模型法、市场调整模型法和市场模型法。市场模型法既考虑到了平均收益,又考虑到了市场风险,相对于其他模型,市场模型法能够更好的计算预期收益率,因此本文也选择市场模型法。
2. CAR 计算与检验
正常收益率是假设该事件未发生,通过市场模型法计算到的预期收益率。(CAR)累计超常收益率是用实际收益率减去正常收益率的值,是由于该事件发生导致实际收益率高出预期收益率的累加值。按照计算顺序,首先,通过市场模型法计算到样本公司的预期收益率,R 超常收益率是窗口期间的数值,AR 平均超常收益率是同一天内所有样本公司超长收益率的平均值。其次,计算得到不同分段窗口期的CAR 累计超长收益率值。最后,用SPSS22 对样本公司不同窗口的累计超常益率CAR 分别进行异于0 的单样本T 检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股价的传导效应分析
开始先应用Excel 软件得到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在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之后再对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通过SPSS22 做出异于0 的单样本T检验,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和检验结果详见表1。此外,平均超长收益率和累计超长收益率在整个窗口期内的变化趋势详见图1。
表1 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不同窗口期的CAR 及其检验结果
图1 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AR 和CAR 的变化趋势
由表1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在整个窗口期〔-10,15〕内的CAR 显著为正,公告日前子窗口〔-5, 0〕的CAR 均显著为负,而公告日前后的其他所有子窗口CAR均为正值。另外,从图1 也可以直观看出,公告日后的CAR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并在公告日后第12 个交易日CAR值达到最高(0.0673)。因此,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该事件在短时间内为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公司形成积极影响。
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特斯拉的市场扩大会给其供应链企业带来更大的订单,其先进的技术也会影响着供应链企业提高自身技术,从而间接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帮助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整体进步。另外,特斯拉的全球供应链企业互相也会有竞争关系,随着特斯拉工厂进驻上海,国内的相关企业也会有着被迫发展的趋势;第二,技术溢出效应: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会给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带来直接的冲击,国内的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会与特斯拉的先进技术趋同,同时技术上的创新竞争将会更明显;第三,鲶鱼效应,特斯拉的空降将刺激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活跃起来,更加积极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特斯拉必然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冲击,国内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会更加充分,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技术进步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最终也会不断驱动新能源汽车价格的降低,最终特斯拉带来的市场效应就会惠及普通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积极影响[9]。
(二)“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对其供应链中国上市企业股价的传导效应分析
开始先应用Excel 软件得到特斯拉供应链中国上市企业在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之后再对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通过SPSS22做出异于0的单样本T 检验,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和检验结果详见表2。此外,平均超长收益率和累计超长收益率在整个窗口期内的变化趋势详见图2。
表2 特斯拉供应链中国上市企业不同窗口期的CAR 及其检验结果
图2 供应链企业AR 和CAR 的变化趋势
由表2 可以看出,特斯拉的中国供应链企业在整个窗口期〔-10,15〕内的CAR 显著为负,子窗口〔-10,15〕〔-5,10〕〔-5,15〕〔0,10〕〔0,15〕的CAR 均显著为负,而公告日前后的其他所有子窗口CAR 也均为负,显著性水平较弱。另外,从图2 也可以直观看出,公告日后的CAR 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并在公告日后第15 个交易日CAR 值达到最低(-0.0781)。因此,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该事件确实在短时间内为其供应链企业形成负面影响。
供应链企业股市反应短期不升反降,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特斯拉的供应链关联效应给上下游企业的可能在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后,供应链会有所变化,可能给此前的供应链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第二,特斯拉上海建厂后可能会自己完善供应链,特斯拉本身与此前的供应链企业有着竞争关系。
(三)“特斯拉上海独资建厂”对其直接竞争中国上市企业股价的传导效应分析
开始先应用Excel 软件得到特斯拉其直接竞争中国上市企业在不同分段窗口期的超长累计收益率值,之后再对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通过SPSS22 做出异于0的单样本T 检验,不同分段窗口期的累计超长收益率和检验结果详见表3。此外,平均超长收益率和累计超长收益率在整个窗口期内的变化趋势详见图3。
表3 特斯拉直接竞争中国上市企业不同窗口期的CAR 及其检验结果
图3 竞争企业AR 和CAR 的变化趋势
由表3 可以看出,特斯拉的中国直接竞争企业在整个窗口期〔-10,15〕内的CAR 为负,但并不显著。子窗口只有〔-10,5〕〔-5,0〕〔0,15〕的CAR 均显著较强为负,而公告日前后的其他所有子窗口CAR 也均为负,但并不显著。另外,从图3 也可以直观看出,公告日后的CAR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并在公告日后第15 个交易日CAR值达到最低(-0.0337)。因此,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该事件确实在短时间内为其竞争企业形成负面影响。
直接竞争企业短期股市反应为下降,但负面效应不太显著。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确实给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带来竞争;第二,即便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会产生竞争威胁,但特斯拉进入中国也会扩大中国整体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加上特斯拉进驻中国后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抵消部分由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市效应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在整个窗口期〔-10,15〕内的CAR显著为正,公告日前子窗口〔-5,0〕的CAR 均显著为负,而公告日前后的其他所有分段子窗口CAR 均为正值。由此可见,“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该事件在短时间内为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公司形成积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特斯拉规模的扩张、技术溢出效应及扩大中国整体市场的作用给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正面影响。此外,对于特斯拉供应链和直接竞争的国内上市企业短期内有负面影响,因为特斯拉带来直接竞争威胁,其次也会有扩大供应链的趋势所带来的对此前供应链企业的竞争。总体来看,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带来了正面作用。
(二)对策建议
1. 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公司应积极参与竞争
“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事件对于特斯拉直接竞争的国内上市企业短期内有负面影响,因为特斯拉的技术及品牌都优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公司。但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会不断学习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因此特斯拉的技术优势也会慢慢削弱。特斯拉入华既会抢占国内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也会在价格上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生威胁。特斯拉在华建厂也会产生鲶鱼效应,特斯拉必然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冲击,国内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会更加充分,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技术进步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最终也会不断驱动新能源汽车价格的降低,最终特斯拉带来的市场效应就会惠及普通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2. 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公司投入更多到技术研发的创新中
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先进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必然会驱动竞争企业加快研发新能源汽车,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一方面要借此契机学习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技术研发当中,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最终能够抵抗特斯拉的优秀的国际企业的竞争。因此,国内相关企业必须警惕这种竞争,整车公司应投入更多到技术研发的创新中。
3.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供应链企业也应积极创新、维护甚至扩大市场
“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事件对于特斯拉供应链的国内上市企业短期内有负面影响,因为有扩大供应链的趋势所带来的对此前供应链企业的竞争。随着特斯拉的市场开拓,甚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的扩大,首先,特斯拉的供应链会扩大,其原来的供应链企业既面临着市场规模扩大的机遇,也面临更多竞争者的威胁。其次,国内的其他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企业也会面临市场扩大的机遇,也有市场充分竞争带来的挑战。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供应链企业也应积极创新、维护甚至扩大市场。随着特斯拉带来的技术冲击及行业整体的进步,相关供应链技术会不断演进,只有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才能维护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4. 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应与特斯拉等全球技术领先的企业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事件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公司整体形成积极影响。主要原因是其主要原因是特斯拉规模的扩张、技术溢出效应及扩大中国整体市场的作用给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正面影响。企业之间不只有竞争,合作也可以存在于竞争之中。国内企业渠道优势,市场优势明显;而特斯拉等企业技术优势更强。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可以与特斯拉展开合作,积极学习特斯拉的创新技术。
5. 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应积极塑造品牌投身于全球化的市场
“特斯拉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事件一方面影响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反应了特斯拉在不断开拓全球化市场。即便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对于特斯拉有所差距,但随着竞争及合作关系的加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与特斯拉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会与特斯拉有着同等的竞争实力。最终,竞争不仅在于中国,更是在于全球,不仅在于技术能力,更是在于品牌影响力。因此,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着眼于开拓全球市场,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