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独流减河水质提升探讨

2020-05-19刘宇晨

海河水利 2020年2期
关键词:需氧量水量河道

刘宇晨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天津 300204)

1 基本情况

独流减河是新中国成立后扩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因源于中国名镇独流镇而得名,始于独流减河进洪闸(西青区笫六埠村),跨静海、西青、津南、滨海新区4区,至独流减河防潮闸入海,全长68.8 km,闸下入海口2 km,流域面积511 km2[1]。独流减河的建成,使大清河、子牙河下泄洪水可直流入海,为大清河中上游地区抗灾减灾发挥作用。独流减河位于海河干流南系平原,由西北向东南与海河干流平行,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微倾,地形平坦开阔,所经区域为典型低平原,地貌由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平均地面高度4.0 m,坡降为1/20 000。独流减河于1968—1969年扩建,经比选采用在上口增建1座进洪新闸方案,设计流量3 200 m3/s。随后,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对险工险段、堤顶、护坡以及控制工程进行了持续加固改造。其中,独流减河防潮闸于1993—1994年按原设计流量3 200 m3/s规模进行了改造,于1995年正式交付使用。2004年7月,独流减河进洪闸南、北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工,设计流量2 360 m3/s,于2007年7月竣工验收。独流减河沿线共有38条支流,包括陈台子排水河、南运河、十米河、八米河、马厂减河、宽河、赤龙河、迎丰渠等。近年来,上游来水较少,独流减河主要收纳汇水区内生活、生产污水及农田退水和部分雨水。

根据独流减河进洪闸水文站1955—2007年实测流量资料统计,独流减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66亿m3,主要集中在8—10月,最大年径流量是77.89亿m3(1954年)。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上游来水偏少和用水量不断增加,独流减河多数年份径流量为零,主要为两侧二级河道经泵站排水,河道呈断流但不干涸状态,而2018年入海水量为2.5亿m3。独流减河自扩建以后近67 a经历了多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考验,为保卫天津城区、津浦铁路以及大清河、子牙河中下游地区农田和人民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天津工农业发展、保证天津城市防洪安全做出了贡献。

2 水质状况

2.1 入境水质现状

2018年,独流减河流域入境断面中,劣Ⅴ类水体比例为80.0%,与2016年持平[2]。主要水质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均有所下降。

2.2 境内水质变化情况

独流减河汇水区内共有考核监测断面12个,包括1个国控断面(万家码头)和11个市控断面。2018年,独流减河汇水区达到并优于Ⅴ类水质标准断面4个,占总数的33.3%。从月际变化来看,独流减河万家码头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在枯水期(2—3月)和丰水期(5—8月)较高,受季节影响显著。万家码头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均高于入境水,水质主要受本地污水排放影响。2018年独流减河万家码头断面主要水质指标月际变化,如图1—2所示。

图1 2018年万家码头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月际变化

图2 2018年万家码头断面化学需氧量月际变化

2.3 入海水质现状

2018年,独流减河入海水质为劣Ⅴ类,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与2016年相比,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升高7.1%和61.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6.5%和63.2%。

3 汇水区污染贡献

3.1 汇入水体水量

据调查,2018年独流减河沿线主要有19条支流汇入,排入水量共计3.56亿m3,为沿途农田沥水、村镇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非汛期排入水量占全年排入水量的58.79%。

3.2 汇入水体水质

通过调查汇入独流减河的支流水质情况,发现除南运河水质优于独流减河万家码头断面水质外,其他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尤其是非汛期水质劣V类水体占支流的93.6%,详见表1。

3.3 入河污染物总量

据统计,独流减河入河污染物主要在非汛期汇入,占全年总量的59%~62%,详见表2。因此,非汛期是全年污染物控制的重要时期。

表1 独流减河汇入水体水质

表2 主要支流入河污染物总量

通过非汛期进入独流减河的污染物分析计算,发现西大洼排水河、陈台子排水河、六排干、迎丰渠、七排干、运东排干非汛期进入独流减河的水量占独流减河非汛期总水量的79.2%,而污染物总量为55.4%~69.3%;西大洼排水河、陈台子排水河、马厂减河、六排干、七排干、运东排干、十米河汛期进入独流减河的水量占独流减河汛期总水量的70.82%,而污染物总量为50.5%~69.1%。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独流减河水质影响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

(1)独流减河非汛期为主要污染时段,各主要汇入支流受汇水区内生活、生产污水及农田退水和部分雨水影响,水质多为劣V类,加重了独流减河的水污染程度。

(2)流域生态用水短缺。独流减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匮乏,常年无上游来水,河道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

(3)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污水治理设施运维不到位,部分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运维水平低、管理不规范,存在超标排放的现象。

(4)农业养殖污水无序排放。独流减河沿岸水产养殖面积大、无序发展,存在大引大排、高浓度养殖废水集中直排的现象,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汇水范围内畜禽散养普遍,粪污直排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不足,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及运维不到位,污水排放严重。

4.2 治理建议

(1)污染源消减。通过对农业面源和城镇污水的治理,消减污染物产生量,在排放途径上严加管理。对汇流河渠中污染贡献较大的采取截污和清淤整治措施,消减汇入水体污染物总量,降低对独流减河水体的污染影响。

(2)河道生态修复。在源头治理的基础上,对独流减河两岸及河中心的滩地进行植物修复,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以改善水质,综合修复河道生态环境。

(3)生态补水。在汛期根据沥涝水污染量大、时间短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河道运行管理措施,及时倒排污染水体、补充生态水量,改善水质。

(4)加强日常监督监测监管。根据河道不同情况,强化河道管理,加大惩处力度。

猜你喜欢

需氧量水量河道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地表水中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微重力水电解槽两相热流动与水量分配数值模拟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曝气池中曝气器布置方式改进的研究